文档详情

以大学生为受众的思政信息网络传播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10约1.1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大学生为受众的思政信息网络传播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递手段广泛,传播速度极快,网络成为现代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其影响力、传播力不可忽视。而在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越性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更有效的传播手段和渠道,成为大学教育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与目的

1.问题

目前普遍存在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信息发布渠道单一,内容重复而枯燥;

(2)思政教育信息内容和形式不能与大学生需求相匹配,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3)大学生多样化的网络使用习惯和特点需要考虑,当前传统的思政教育信息无法满足需求。

2.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当前大学生网络生活环境下,如何更好的进行思政教育信息传播,主要目的如下:

(1)研究大学生思政教育信息的网络传播渠道和方式,提出创新性的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策略;

(2)分析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内的行为和特点,设计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思政信息内容和形式;

(3)探究大学生对思政教育信息的接受度,评估新传播策略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大学生网络生活环境下的思政教育传播研究;

(2)大学生网络使用特点及其对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影响;

(3)思政教育信息传播创新策略设计;

(4)新传播策略的实施效果评估。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1)调研问卷:通过编制问卷对大学生网络使用习惯和思政教育接受度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2)案例研究:选取几个大学思政教育传播尝试较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传播策略的创新性和传播效果;

(3)实证研究:实操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新传播策略的实施效果。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大学生网络生活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能够通过实证研究或探索性实践,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范例、启示和指引,为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2.实践意义

研究成果有助于发掘和总结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的不足、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为教育传播内容优化和教育传播模式创新提供思路和参考。同时,研究成果可以促进教育管理者或教育从业者越来越多关注并善于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将思政教育信息传播更好地融合于大学生日常网络生活和学习中。

五、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检索及综述分析(3周)。

第二阶段: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3周)。

第三阶段:信息传播创新策略设计(2周)。

第四阶段:实证研究及数据分析(3周)。

第五阶段:研究成果撰写和论文修改(2周)。

总时间:13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