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浙江省大衢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x

发布:2025-02-10约5.6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浙江省大衢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Tang-SongTransition(唐宋变革说)一直是史学研究的热点,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是近世的开始”,唐宋的差异很大。经济上宋代货币经济发展,文化上知识普及、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政治上隋唐的贵族制废衰,建立了强大的君主独裁制。

(1)对宋代货币经济发展的认识,结合书本谈谈宋代商业活动的表现。(3分)

材料一: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912年孙中山参观张裕葡萄酒集团,为其题词“品重体泉”。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葡萄酒大会上4种葡萄酒获金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12-1918年张裕葡萄酒集团迅速发展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个缩影,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4分)

材料二:1929年因难以维持,张裕葡萄酒公司只能租赁给别人。1934年因负责累累被中国银行接管。……1941年被日本强行接管……1945年被官僚资本吞并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党统治后期张裕葡萄酒集团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4分)从张裕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3.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确立

5.“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6.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

A.美国人

B.法国人

C.英国人

D.德国人

8.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于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上

C.中共“二大”上

D.国民党“一大”上

9.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某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下图会议的主题是“亚太发展的新承诺”。这一组织是

A.亚太经合作组织

B.欧洲联盟

C.非洲统一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10.“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朔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1.《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立法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12.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

B.国内阶级矛盾的变化

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国民政府内部的变化

13.直到今天,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材料一: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清大臣对皇帝奏折,皆自称“奴才”。

(1)根据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