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pdf

发布:2021-08-09约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燃烧和灭火 考试要求: 认识燃烧、缓慢氧化、爆炸的条件及其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 )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如右图所示: 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 着火点 ;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 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一 )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 (1)消除可燃物(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 Na ↑ 2 3 2 2 CO +2HCl=2NaCl+HO+CO 二、 爆炸( 考点二 ) 概 念 发生条件 防范措施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发热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 燃 烧 与空气隔离; 降低温度至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 爆 炸 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 剧烈燃烧;有限空间 严禁烟火 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反应进行得很慢, 甚至不易察觉的氧 缓慢氧化 与空气或氧接触 化反应 ① 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② 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 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 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 检验纯度 , 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④ 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 “严禁烟火” 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 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火的方法(考点三) ①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 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 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 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它: A 、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 ,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