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pt)C语言程序设计说课.ppt

发布:2017-02-16约5.38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课程标准 1.1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1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及进度---64课时 1.3 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1.4 教学目标要求 1.5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5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二、教材教参 三、教学方法手段 四、学情学法 五、教学过程 3.1 教学方法 3.1 教学方法 3.2 教学手段 计算机机房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及软件进行知识点讲解。 对于重点内容进行板书。 利用演示文稿、VC++环境程序演示进行程序讲解。 教师 学生每人配备一台计算机,边学边练。 有问题可以电子举手咨询老师。 局域网内提交课上作业。 学生 总评 期未 考核 60% 项目10 :指针——单链表、循环链表 项目9:结构体——成绩分析 项目8:函数——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项目7:字符数组与字符串——字符分类 项目6:一维数组——成绩统计;二维数组——计算题 项目5:循环结构——乘法表、凯撒密码 项目4:选择结构——成绩分析、税率表、体重仪 项目3: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及输入与输出操作 项目2:算法设计——计算圆的周长面积 项目1:在VC++环境下创建简单C程序并运行 过 程 考 核 40% 纪律 10% 出勤 10% 评 分 课堂 提问 10% 作业 20% 学习态度 实训 技能 50% 考 核 内 容 考 核 分 类 过程考核 (100%) 技能 (50%) 态度 (20%) 作业 (20%) + + + 提问 (10%) 总评考核 (100%) 过程考核 (40%) 期未考核 (60%) + 3.3 考核评价 教学对象: 高中毕业生 基本特征:文化基础基本扎实,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到计算机知识较少,程序设计能力几乎为零。 针对学生这一基本特征,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4.1 学情分析 强化记忆法 分组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对比学习法 学法 引导鼓励学生观察、探究和合作交流,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讨论解题的多样性,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策略,丰富思维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多元的发展。 扩大学生知识应用面,增加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2 学法指导 5.1 教学过程总体设计 创 设 情 景 确 定 任 务 观 察 归 纳 探 究 讨 论 即 时 训 练 任 务 总 结 知 识 点 总 结 教师讲解 学生实践 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次课 创设情境 (8分钟)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承接上次课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固定税率个税计算器 5.2 教学过程设计——以一次课为例 已知南京市个人所得税起征额为3500元,3500元以下的不征税,3500元以上的部分按15%征税。请编写一个计算实际工资收入的计算器,当从键盘输入实际工资时,计算出应发工资并输出。 上次课案例 编写一个南京市民个人所得税计算机器,计算个人的实际收入。南京市个税起征额为3500元,则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交所得额(应该交税的部分) 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3500 应交税额 应交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际收入 工资收入-应交税额 教学过程 一次课 创设情境 (8分钟)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引出本次课多分支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累进税率个税计算器 5.2 教学过程设计——以一次课为例 案例1 创设情境 (8分钟) 观察归纳 (37分钟) 观察归纳 (37分钟) 提出问题 知识点讲授 20分钟 5.2 教学过程设计——以一次课为例 if语句的分支结构 if 表达式1 语句1 else if 表达式2 语句2 else if 表达式3 语句3 ……. else if 表达式m 语句m else 表达式n 创设情境 (8分钟) 观察归纳 (37分钟) 案例1 10分钟 观察归纳 (37分钟) 提出问题 知识点讲授 20分钟 5.2 教学过程设计——以一次课为例 条件判断: 注意:条件判断表达式的书写 if r_sala 0 revenue 0; else if r_sala 1500 reve r_sala*0.03-0; else if ___________ reve r_sala*0.1-105; else if ___________ reve r_sala*0.2-555; else if ___________ reve r_sala*0.25-1005; else if ___________ reve r_sala*0.3-2755; else if ___________ reve r_sala*0.35-5505; else reve r_sal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