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运动传导通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二、下行(运动)传导通路 motor pathway (一)锥体系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锥体束 躯干四肢 头面部 2. 皮质脊髓束 P227 内囊后肢 大脑脚底中间 基底部 中脑 脑桥 延髓 锥体 延髓 脊髓 脊髓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 左 右 锥体交叉 延髓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前角运动细胞 (外侧群:肢体肌) 前角运动细胞 (内侧群:躯干肌)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 左 右 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 两极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锥体细胞 脊神经运动纤维 延髓 损伤一侧(左侧)皮质脊髓束: (锥体交叉平面以上损伤) 对侧(右侧)肢体肌瘫 左 右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瘫痪范围 较广泛 较局限 瘫痪特点 痉挛性瘫(硬瘫) 弛缓性瘫(软瘫) 肌张力 增高 减低 腱反射 亢进 减低 病理反射 (+) (-) 肌萎缩 早期无(晚期为废用性萎缩) 早期有 1.皮质核束 P226 中央前回下部 内囊膝 中脑的大脑脚底中间 脑桥基底部 延髓锥体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展神经核 副神经核 疑核 面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上半:睑裂以上的面肌 下半:睑裂以下的面肌 舌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下行传导通路仅由两极神经元组成: 锥体细胞胞体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脑神经 8对运动性脑神经核 一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引起的瘫痪,称核上瘫。 (皮质核束)只出现: X X X X X X X X X 面神经核上瘫表现: 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瘫 2. 舌下神经核上瘫表现: 对侧舌肌瘫痪。 左 右 核上瘫表现: 对侧(左侧)睑裂以下表情肌瘫: (eg:右侧皮质核束损伤) 1. 面神经核上瘫表现: 左 右 左 右 面神经 对侧(左)舌肌瘫痪: 2. 舌下神经核上瘫表现: 伸舌时舌尖偏向对(左)侧。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核下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瘫痪。 (包括脑神经运动核、脑神经)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症状出现在同侧。 面神经核下瘫表现: 同侧(左侧)面肌瘫: 左 右 X 面神经 eg: 左侧面神经核损伤: 左 右 X 断面损伤分析:(损伤的结构及症状) 一、右侧内囊损伤 1.皮质核束 2.皮质脊髓束 3.丘脑中央辐射 4.视辐射 5. 听辐射 1. 皮质核束: 1)面神经核上瘫的表现: 2)舌下神经核上瘫的表现: 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瘫 对侧舌肌瘫痪 2. 皮质脊髓束: 对侧肢体瘫痪,属硬瘫。 3. 丘脑中央辐射: 对侧半身深浅感觉障碍。 4. 视辐射: 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 5. 听辐射: 无症状。 一、右侧内囊损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