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习题上册一.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习题上册一
教学内容:
一、教材章节与内容:
1.章节:数学习题上册第一章《认识数字49》
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字49的读写,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章节:第二章《认识分数》
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3.章节:第三章《简单的几何图形》
内容: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学会用字母表示它们,并掌握它们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数字49,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3.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学会用字母表示它们,并掌握它们的性质。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数字49的读写,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
难点:分数的理解和运算,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的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一些实际操作,如分物品、测长度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例题讲解(10分钟)
1.数字49的读写: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数字49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2.分数的概念和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3.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三、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四、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根据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板书,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
1.题目:请用数字49组成一个加法算式,使结果最大。
答案:9+8=17
2.题目:请用数字49组成一个减法算式,使结果最小。
答案:76=1
3.题目:请用数字49组成一个分数,使分子最大。
答案:9/4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数字49的读写
数字49的读写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些数字的读写是基础。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反复练习,加强记忆。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说出数字49的读法,其他组成员进行纠正。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数字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字的读写。
二、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分数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分数时,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例如,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物品,如苹果、饼干等,然后将这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概念。在讲解分数的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题目,如“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1/3,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运算。
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
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些图形的特性。因此,在讲解时,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例如,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绘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性质。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题目,如“请用纸剪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折叠它,看看是否能折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
四、实践情景引入
实践情景引入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可以通过分物品、测长度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49的读写、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然后,再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
五、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完成练习题时,老师应进行个别辅导,解答他们的疑惑。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练习题的难度,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提高。
六、作业布置
作业是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学生在作业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老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重要工具。在设计板书时,老师应将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在讲解数字49的读写、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