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的膜器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RRT的膜器应用 邯郸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李爱军 血液净化原理与机制 肾脏工作原理 对流作用的原理 CRRT工作原理 滤器膜的分类 1、按照通量高低分类:高通量指膜超滤系数Kuf20ml/(h.mmhg),尿素清除率200ml/L。 2、按照膜孔大小判定:高通量透析膜平均孔径为2.9nm,最大直径3.5nm。低通量平均为1.3nm,最大直径2.5nm。 滤器膜的分类 根据滤器膜材分类: 1、未修饰的纤维素膜:铜仿膜、尼龙铜胺膜 2、修饰性/再生纤维素膜:血仿膜、三醋酸纤维素膜 3、合成膜:聚砜膜、聚酰胺膜、聚碳酸酯膜、聚醚砜膜、聚丙烯晴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 滤器的特点 阻力低:一般纤维直径较粗(200-250um),较短(15cm) 超滤系数高:经典的CVVH超滤量需要达到1-3L/h,高容量血滤的超滤率需达到4-6L/h.滤过膜对水的超滤系数应30ml/kg.mmHg, 才能达到足够的超滤率。对小分子的通透性要高,尿素清除率/透析液流量0.95。 滤器的特点 通透性高:合成膜的孔径可允许分子质量30-50kD的分子通过。满足对中大分子、炎性介质的清除。 容积小、面积大: 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指生物膜对白细胞和补体系统的活化作用。 要求:生物体与膜材料接触后,不会引起任何不良反应。无毒性、无过敏、无炎症反应、无血栓形成、无血细胞破坏、无血小板破坏和激活、不激活补体和凝血系统 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蛋白-膜反应 细胞吸附和活化 补体的激活 有害成分的浸出和通路材料的散裂 蛋白-膜反应 膜材料和凝血蛋白之间的反应最常见:血浆纤维蛋白原吸附在膜表面-促进血小板吸附和活化-加速凝血。 作为血小板活化标志的血小板减少及血浆血小板因子4和β血小板球蛋白水平的增加,常发生在透析过程中。 血仿膜和AN69膜采用肝素修饰技术,可减少肝素用量。 蛋白-膜反应 应用ACEI者,应用普通的AN69膜为什么容易出现低血压和肺脏血管充血? 补体的激活 急性过敏反应:血-膜接触后,补体系统通过旁路途径激活,产生过敏毒素C3a和C5a,其被体内的N-羧基多肽酶去掉一个精氨酸变成C3adesArg和C5adesArg,就失去过敏毒性。但某些缺乏N-羧基多肽酶的患者容易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高血压、低血压等。 亚急性或慢性反应: C3adesArg和C5adesArg都可以使单核细胞释放IL-1。后者有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脱颗粒活性,导致透析后的白细胞失活和应答延迟,免疫缺陷。 常用透后血浆C3adesArg水平评价膜的生物相容性 白细胞的激活 一、透析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1、细胞与膜材的直接接触 2、被活化补体成分激活 3、透析液中污染物(如内毒素)反渗 二、1、白细胞活化-释放氧自由基、蛋白酶、细胞因子等促炎因子和促凝因子-急性组织损伤。 2、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并吸附在肺毛细血管-透析中暂时性的白细胞减少,通常在透析开始15-30分钟后达到最低。其减少程度常用作评价膜的生物相容性。 白细胞的激活 未修饰的纤维素膜造成的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近75%,而合成膜较轻微。 透析液中某些细菌产物,如内毒素片段、肽聚糖、细菌DNA片段通过膜孔或反超进入血液,作为细胞因子诱导物质激活单核细胞,释放IL-1βTNF-α等。 高通量透析器具有对炎性介质的吸附的特性。 有害成分的浸出和通路材料的散裂 环氧乙烷、甲醛可导致急性过敏反应或导致长期透析患者形成抗体。 血泵可导致硅树脂颗粒脱落-在内脏器官导致炎症反应,临床类似肝炎。 滤器的溶质清除能力 毒素按照分子量分为大中小分子毒素 滤器清除毒素方式:弥散、对流、吸附 弥散作用的原理 浓度梯度 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梯度 溶质的移动 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 浓度差消失时溶质的移动停止 弥散作用的原理 对流作用的原理 跨膜压(TMP): 半透膜两侧的压力差 溶质的移动 随溶剂移动 从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 的一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