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设备及工第五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下罗拉(Bottom Roller) 牵伸的重要零件 主要要求: 罗拉直径要与所纺纤维长度相适应; 具有正确的沟槽形状,符合规定的表面粗糙度,以保证能充分钳持纤维,又不造成纤维损伤; 具有足够的抗扭和抗弯刚度,以保证正确的工作; 具有较高的制造精度,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并减少机械误差对牵伸过程的影响; 选用优质中碳钢,并进行表面淬火,表面硬度HRA78,中心层保持很好的韧性,既耐磨又能校正弯曲。 * * 下罗拉结构 圆柱形,表面开有直槽或螺旋槽,以增加握持作用; 节与节之间靠螺纹联接,螺纹方向应使罗拉在运转中愈转愈紧。 * * 上罗拉(Top Roller) 以铬钢为芯子,外包丁腈胶圈;皮辊轴的两端各自插入装有滚动轴承的轴承套内,轴承套装入轴承座内承受压力; 皮辊要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耐磨性、耐老化、圆整度好,表面要“光、滑、燥、爽”,还应具有一定的吸、放湿及抗静电性能,防止牵伸时纤维产生绕皮辊现象; 皮辊需定期磨砺表面,并进行化学处理。 * * 集合器 作用:收拢须条,增加须条的凝聚力,减少飞花,减少绕皮辊,减少纱疵; 开口宽度与条子定量相适应,安装位置正确,不妨碍纤维运动。 * * 压力棒 不回转金属棒,截面形状多种,装在主牵伸区内,形成曲线通道,形成附加摩擦力界。 压力棒的前、后、高、低位置应根据纤维长度和工艺要求调节。 * * 并条机牵伸型式 总体要求: 采用曲线形式,利用须条在罗拉或皮辊上的包围弧,使后区摩擦力界加强,并向前扩展,更好地控制浮游纤维,提高须条质量。 * * 1. 三上四下(3-over-4)曲线牵伸 双区牵伸,大皮辊2骑跨在二、三罗拉上,缩小前区握持距,前区后部摩擦力界向前扩展,使纤维变速点靠近前钳口。 缺点: 前钳口须条反包弧,不利于纤维变速点的前移和集中 罗拉2消极传动,易绕花使皮辊打滑,影响牵伸; 轻定量条子时,罗拉2上正包围弧的附加摩擦力界作用变差,不适用。 * * 2. 多皮辊曲线牵伸(如:5-over-3) 前皮辊起导向作用 二~三为前牵伸区 四~五为后牵伸区 须条在皮辊上的包围弧使后部摩擦力界前移; 罗拉根数少,传动简单 1 2 3 4 5 前牵伸区 后牵伸区 * * 3. 压力棒曲线牵伸 主牵伸区有压力棒,使后部摩擦力界向前延伸,加强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使纤维变速点靠近前罗拉钳口;调节中皮辊位置可改变钳口握持距,适应不同长度纤维加工。 压力棒 压力棒 * * 加压机构 设计要求: 有稳定、可靠的加压值,保证钳口的握持力; 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调节; 机构简单,加压、释压操作方便省力,维修保养方便。 加压方式: 重锤加压 弹簧摇架加压 气压加压 磁性加压 * * 1. 重锤杠杆加压 利用杠杆原理放大重锤的重力。 优点:结构简单,低速时压力稳定可靠,调节方便; 缺点:结构笨重,机面负载大,操作不便。 3/4牵伸 4/5牵伸 * * 2. 弹簧摇架加压(应用广泛) 四连杆机构ABCD,用手柄操作;弹簧力可根据工艺要求调节 优点:车面负载轻,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加卸压简便省力,有吸振作用。 缺点:弹簧压力稳定性、持久性不易保证。 * * 摇架锁紧机构要求 在正常运转条件下,能始终保持该锁紧加压状态,不允许有自行解锁现象; 加压、释压操作方便、省力; 释压后的摇架定位角度要便于保全保养操作; 尽可能缩小摇架后部尺寸,便于做清洁工作。 国内外摇架式样很多,其基本原理相同——四连杆机构。 * * 弹簧摇架加、释压原理 四连杆机构(双摇臂)ABCD,AB为架体,起加压作用;BC为手柄。按下手柄,架体AB在力作用下有?2方向转动趋势,O为BC速度瞬心,手柄将按?3转动,因机架顶持,锁紧了手柄和摇架位置,保证各弹簧加压。 卸压时,抬起手柄,开始B点还在O点右侧, ?3顺时针,故?2反时针,摇架弹簧进一步增压,当B到达死心(即CBD成一直线),并越过后,B在O左侧, ?2与 ?2都作顺时针回转,自动卸压。 若CD脱开D点,则摇架可转一个大角度,供清洁或调换皮辊。 * * 弹簧摇架加、释压原理分析 分析要点: 1. 找出连杆速度瞬心 2. 分析各杆的转动方向 不管何种四连杆加压形式,其基本原理相同。 双摇臂:AB(加压杆)、 CD 连杆:BC(手柄) 手柄 F BC杆速度瞬心 F ’ * * 牵伸装置工艺参数 参数:总牵伸倍数及其分配、罗拉加压、罗拉握持距。 1. 总牵伸倍数 一般等于或稍大于并合数(1~1.15倍) 双区牵伸:前区为主牵伸,牵伸倍数较大; 后区为预牵伸,牵伸倍数较小(2)。 * * 2. 罗拉加压 加压力取决于罗拉速度、喂入原料、须条定量、罗拉隔距; 若定量重、化纤原料、罗拉速度高、隔距小,则加压大; 但加压太大会增加动力消耗,罗拉运转产生粘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