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参数设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PKPM参数选取
一、风荷载程序中给出的基本周期是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得到的,建议计算出结构的基本周期后,再代回重新计算。 二、地震作用及结构振动特性 1) 对于耦联选项,建议总是采用; 2)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例:
*** 一31层框支结构,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其计算剪重比增量平均为12.35%; *** 规则框架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时,角柱配筋增大10%左右,其他柱变化不大; *** 对于不规则框架,角、中、边柱配筋考虑双向地震后均有明显的增大; *** 通过双向地震力、柱按单偏压计算和双向地震力、双偏压计算比较可知,后者计算柱的配筋较前者有明显的增大。建议:若同时勾选双向地震力、柱双向配筋时,要十分谨慎。 3)计算单向地震力,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5%的偶然偏心,是从施工角度考虑的。 ****计算考虑偶然偏心,使构件的内力增大5%~10%; ****计算考虑偶然偏心,使构件的位移有显著的增大,平均为18.47%。 注: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应采用双向地震作用,并注意不要与“偶然偏心”同时作用。“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力”应是两者取其一,不要都选。 建议的选用方法: ****当为多层(≤8层,≤30m),考虑扭转耦联与非扭转耦联均可; ****当为一般高层,可选用耦联+偶然偏心; ****当为不规则高层、满足抗规2条以上不规则性时,或位移比接近限值, 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4)有效质量系数 例:一八层框架,有大量的越层结构和弹性结点,需许多的振型才能使有效质量系数满足要求。 计算振型数剪重比有效质量系数 30 1.6 50% 60 3.2 90% 原因:振型整体性差,局部振动明显。 注:要密切关注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达到了要求。若不够,则地震作用计算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结构的周期与位移***周期比:控制结构在大震下,扭转振型不应靠前,以减小震害。 ***最大层间位移:按规范要求取楼层竖向构件最大杆件位移称为楼层控制层间位移; ***位移比:取楼层最大杆件位移与平均杆件位移比值。位移比是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的参数。 注: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构件设计与位移信息不是在同一条件下的结果(即构件设计可以采用弹性楼板计算,而位移计算必须在刚性楼板假设下获得),故可先采用刚性楼板算出位移用于送审,而后采用弹性楼板进行构件分析。 一旦出现周期比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种改善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一句话,周期比控制的不是在要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承载力布局合理性,限制结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 四、刚度比控制(1)剪切刚度; (2)弯剪刚度; (3)抗规3.4.2中定义的刚度。 建议选用方法如下: (1)对于多层(砌体、砖混底框),宜采用刚度1; (2)对于带斜撑的钢结构,宜采用刚度2; (3)多数结构宜采用刚度3。(所有的结构均可用刚度3) 五、地下室设计分析***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 ***地下室刚度大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 ***地下室与上部共同分析时,程序中相对刚度一般为3,模拟约束作用。当相对刚度为0,地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 3.如何正确、合理选取TAT参数?
TAT计算的正确、合理,取决于TAT参数的正确、合理选取,而TAT参数与结构概念密切相关。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清楚每一参数的含义和在结构分析中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正确、合理选取TAT参数。
一.总信息
1.对称性标志??? 由于目前计算机容量已,很大可不考虑
2.结构类型?? ???(1)结构类型选复杂高层结构时,对结构中剪力墙按高规中“复杂高层结构”的相应参数设计 ,尤其对框支剪力墙结构,不仅要选复杂高层结构,还要在“调整信息”中转换层所在层号。
(2)结构类型选砖混底框结构时,,要求在于行TAT之前,先通过PMCAD的第8步。
(3)结构类型选吊车排架结构时,要就定义吊车荷载,当为钢排架结构时,还要按钢排架结构柱控制柱的局部稳定。
3.竖向力计算信息?对于一般的多、高层建筑来说,应首选模拟施工荷载方法1和2。
4.P-△效应选择信息(1)当选择考虑时,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取1.0。
(2)当选择不考虑时,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按混凝土规范的第7.3.11-3选取(此时在相应位置打勾,否则按7.3.11-2计算即地层取1.0上层取1.25)。
5.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 在钢结构计算中,对钢柱需要验算平面内外的稳定,其计算长度与平面内外的梁柱上下刚度比有关,这里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