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少年班”“基地班”到“拔尖计划”的实施——35年来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回溯与前瞻球精选.pdf

发布:2018-01-31约1.71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高教研究 从 “少年班’’“基地班’’到 “拔尖计划的实施 35年来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回溯与前瞻 寸後 飞 摘 要:从 1978年 中国科技大学创建第一个 “少年班”。到90年代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 培养基地”的建设。到2009年 “拔尖计划”的启动,35年来我国高校培养学术英才的改革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 “多样选拔,集中成班,系统培养”的基本模式,以及 “少而精、高层次” 的培养 目标和 “拓宽、强化基础,倡导早期科研训练”的基本路径。展望未来发展,要真正解答钱 学森的 “世纪之 问”,造就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还应当在 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 :其一。造 就学术精英的努力应当始于本科而又不限本科 。重视造就拔尖人才的长期性与整体性:其二。关 注学生发展,自主选择,重视个性化发展机制的完善;其三,拓展 “基础”,训练思维,重视学术素 养的形成与提升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回溯与前瞻 1978年 3月党中央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 国科 基础科学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历经 “文革”十年。 学大会之后 ,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而 教育领域首当其冲而成为 “重灾区”.人才断档的现象 作为科技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受到 非常严重 。人“才奇缺,各地、各部 门、各系统都需要大 了应有的重视并开始蓬勃发展 .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 量的符合社会要求、有觉悟、有能力的专 门人才”[”。 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凸显。也是那一年 。中国科 此时。如何 “早出人才 。快出人才”成为摆在整个教育 技大学首创 了少年班 .拉开 了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领域的迫切问题 培养试点的序幕 。2009年 。教育部启动了 “基础学科 1978年 3月 ,本着 “理科人才也可以像文艺、体 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以下简称 “拔尖计划”)。该 育那样从小培养 ”的设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 了 计划首批遴选了北大、清华等 11所高校开展探索与 少年班 .当年即招收两期共计 88名学生[。1984年 8 试验 。之后,参与该计划试验的高校扩充至 19所 。 月.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会见华裔学者丁肇中教授时 从 1978年至今 .我国从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 谈到:“少年班很见效。也是破格提拔 ,其他几个大学 养已逾 30年 ,经历了不断探索、实验 的历程 ,并 由此 都应办少年班 ”。根据邓小平 同志的谈话精神 .教育部 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因此 。认真 回顾该历程 。总结 当即下文 《关于请北京大学等校举办少年班的通知》,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中的成绩与经验 .探寻基础学 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 民大学、复旦大学等 1O所 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规律 .展望其前景.对促进我 国基 高校研究办班事宣。次年 1月,教育部下发 《同意北京 础学科拔尖人才 的培养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 的理论价 大学等 12所院校举办少年班》的文件 。批准北京大 值与现实意义 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 一 、 35年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历程 的 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浙 回溯 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西 为便于分析 。根据培养对象、规模、教学管理形式 安交通大学等 12所重点高校开办少年班 等特点.可以将 35年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历程 大学举办少年班 .是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形 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式,同时它也承担着各校教学改革的试点。为此,学校 (一)“少年班”时期 :早 出人才 ,快 出人才 (1978— 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的 “新”举措 : 1990年) 1.单独、自主招生。为了招到优秀少年大学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研究”(课题编号:C-c/20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