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电场和磁场 第1讲 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三 电场和磁场
第1讲 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A.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 N
B.两线上的拉力大小F1=F2=1.9 N
C.将B水平右移,使M、A、B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线上的拉力大小F1=1.225 N,F2=1.0 N
D.将B移到无穷远处,两线上的拉力大小F1=F2=0.866 N
解析:由W=qU可知,φN=φP,所以N点与P点是位于同一等势面上,由于直线c与直线d平行,故直线c位于另一等势面上;由于电子从M到N,电场力做负功.故φMφN,A错;B对;电子从M到Q,电场力不做功,C错;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错.
答案:B
(1)粒子从A到C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
(2)粒子从A到C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3)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率.
[主要题型] 选择题和计算题
[知识热点]
(1)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场线之间的关系.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物理方法]
矢量运算法(平行四边形定则)模型法、对称法、守恒法、补偿法.
[命题趋势]
2016年高考,预计点电荷的场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场线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仍会出现,并很可能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有可能会以选择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考向一 电场线的理解与应用
[典例1] 导学号2015辽师大附中二模)如图所示,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进入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且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依次通过M、N、P三点,其中N点是轨迹上距离负点电荷最近的点.若粒子在M点和P点的速率相等,则( )
A.粒子在N点时的速率最大
B.UMN=UNP
C.粒子在N点时的加速度最大
D.粒子在M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其在N点时的电势能
第二步:审问题→明确解题思路
(1)分析粒子从M点到N点电场力做功情况→由功能关系比较M、N两点的速率大小及粒子在M点和N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
(2)分析UMN和UNP的关系→需要对粒子在由M点到N点和由N点到P点列动能定理方程确定.
电场性质的判断思路
1.明确电场的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分布规律.
2.利用电场线的疏密分布规律或场强的叠加原理判定场强的强弱.
3.根据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及电势能的大小分析电势的高低.
4.应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之间的关系判定电势能的大小或电场力做功情况.
A.正方体两顶点A、D电场强度相同
B.正方体两顶点A、D电势相同
C.两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电场线和面ABB1A1总是垂直
D.负检验电荷q在顶点A处的电势能小于在顶点D处的电势能
解析: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可知,A、D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A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B错误;A、B、B1、A1四点电势相同,但面ABB1A1不是等势面,电场线不总与该面垂直,C错误;A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D正确.
答案:D
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EaEb,A对;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的结论可知φbφa,B错,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EcEd,C对,正电荷在c、d两点产生的电势为正且相等,两负电荷在c、d点产生的电势之和为负值,绝对值在c点的较大,故φcφd,D对.
答案:ACD
考向二 电容器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典例2] 导学号2015运城一模)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加速电场,C、D之间有偏转电场,M为荧光屏.今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均由A板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2∶4,电荷量之比为1∶1∶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
B.三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
C.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2
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2∶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分析思路
1.首先分析粒子的运动规律,区分是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还是偏转运动问题.
2.对于直线运动问题,可根据对粒子的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从以下两种途径进行处理:
(1)如果是带电粒子受恒定电场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找出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速度、位移等.
(2)如果是非匀强电场中的直线运动,一般利用动能定理研究全过程中能的转化,研究带电粒子的速度变化、运动的位移等.
3.对于曲线运动问题,一般是类平抛运动模型,通常采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