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解决问题》学习工具制作综述.docx
《比多少解决问题》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特色与亮点
1.“巧”用信息技术,萌发自主学习意识
形象生动的画面、直观感性的体验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问题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创设好的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素材的选取和加工改造。在学生与媒体的互动中,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活动中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2.“实”用信息技术,优化自主探究方式
在本学习工具中,在探索新知环节,笔者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通过人机互动、人人互动,让预设资源及生成资源深度融合并不断拓展,从而归纳出比多少问题的解题方法。
3.“活”用信息技术,提升自主思维能力
在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指向的巩固应用环节,笔者设计了两类练习:基础性练习——“搜集藏宝图”游戏,让学生产生防错的“免疫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开放性练习——“勇夺智慧星”活动,打开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宽度,在交流中激起思维的火花,成就精彩的课堂。
●制作背景
教育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人的主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学,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变得温暖生动,让学生在体会知识本质的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从而构建自主学习核心课堂。
数学是一门應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培养模型学科素养,有助于在实践应用中把握数学知识的精髓,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模型思想的渗透与形成,必须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问题解决也需要模型思想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模型学科素养,需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1.一个“巧”用
本学习工具中,笔者借助希沃白板的插入视频功能,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猪佩琪跳泥坑的动画视频融入课堂,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接着出示“女王跳了7下,佩琪跳了12下”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佩琪比女王多跳了几下?
2.两个“实”用
(1)“实”在思维联接处
在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时,笔者借助希沃白板的插入音频功能,导入节奏活泼的轻音乐,营造轻松和谐的讨论氛围,激发探讨、学习的热情。
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无序的知识整合为生动形象、有序的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清晰化,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神奇之处。
(2)“实”在思维提升处
如何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新知识在操作中自发产生,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借助希沃授课助手的批注和与电脑桌面同步功能,让学生在讲解摆法的同时进行标注,讲解过程会实时同步到屏幕上和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如图1),不同操作方法的展示,拓宽了思考问题的途径,在交流对话、互相倾听、质疑、补充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深化了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构建了“比多少”解决问题的模型,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也因此有了“灵魂”。
3.三个“活”用
(1)基础性练习,“活”中质疑思辨
在基础性练习中,笔者借助希沃白板中趣味分类的功能,把不同类型的问题制作成选择题的形式(如图2)。学生做出选择后,错误答案会被中间的小岛“吃掉”,同时配有音乐。这样的设计使练习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选择合适信息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
(2)开放性练习,“活”中创新求异
在开放性练习中,笔者设计了问题:根据3只小松鼠给出不同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比多少的数学问题?借助拖拽功能,让学生将所选数学信息进行自由组合,再提出问题,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巩固对比多少问题各种提问方式的理解。学生在自我辨析、互评互纠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3)“活”中即时激励
课堂上,笔者还借助班级优化大师光荣榜的功能进行评价(如图3),对学生及小组实时发送点评、分数排名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激发学生好胜心。
●关键技术处理
1.插入视频功能
2.文件上传功能
在本学习工具中的探索新知动手操作环节,学生动手摆圆片后,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摆法,将学生课上生成的有代表性的作品用平板电脑进行拍照,再点击文件上传到希沃授课助手APP上(如图4),在打开希沃白板5的情况下,点击插入EN,即时生成课件,同时,应用纳米黑板的触控功能调节图片的大小,方便授课。
3.批注和电脑桌面同步功能
在本学习工具中的探索新知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对图片进行批注,讲解摆法,批注实时呈现在纳米黑板上,有问题随时可选择点击橡皮进行修改(如下页图5),这样便于展示交流,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提高课堂效率。
4.插入音频功能
本学习工具在探索新知的合作学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