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万隆会议 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 亚非会议 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 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 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我们来看一则关于中印联合声明的材料,两国总理都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承认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这个不应该成为外交的障碍。过去一边倒,我们是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现在呢?还积极与周边新兴民族独立国谋求发展关系,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完全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五项原则还超出了国家范围,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 * 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我们来看一则关于中印联合声明的材料,两国总理都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承认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这个不应该成为外交的障碍。过去一边倒,我们是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现在呢?还积极与周边新兴民族独立国谋求发展关系,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完全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五项原则还超出了国家范围,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 * 学习要求: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顾冬建 假如我们在百度、谷歌中输入“中国最帅的人”点击搜索,你猜排在最前面的是谁呢?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战后世界形势图 观察图片,分析二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二战后世界形势图 黄色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红色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绿色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格局。首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了。除美国外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其次,社会主义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形成一个世界体系,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第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 ——《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形势?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 有利: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 对新中国充满敌意,并遏制、孤立新中国。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关系,另建新的平等新交关系 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建交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平等互利外交关系基础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 以下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项政策? 一边倒 既要“独立自主”又要“一边倒”岂不矛盾? 不矛盾。“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是维护“独立自主”的手段、策略。 “一边倒”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当苏联侵犯中国国家利益,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材料一: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有一个基本的立场,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 ——《当代中国的外交》 材料二: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断然拒绝了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