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水堆核电厂海冰灾害防控设计要求.docx

发布:2024-11-08约7.62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T/CEPPCXXXX—XXXX压水堆核电厂海冰灾害防控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滨海核电厂海域冰情、灾害类型与分析、防冰设计、运行期海冰管理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滨海核电厂的海冰灾害防控设计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Y/T147.6—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

GB/T42254—2022渤海和黄海北部冰情等级

HY/T047—2016工程海冰技术规范

HAD101/09滨海核电厂厂址设计基准洪水的确定

GB/T50663—2011核电厂工程水文技术规范

JTS144-1—2010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T14914.5—2021海洋观测规范第5部分:卫星遥感观测

GB/T14914.2—2019海洋观测规范第2部分:海滨观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核电厂循环水系统nuclearpowerplantcirclecoolingwatersystem

核电厂循环水系统功能是以水作为冷却剂,冷却凝汽器的热量,为二回路常规岛凝汽器提供足够的冷却水源。通过取水渠给每台机组的凝汽器和辅助冷却水系统提供冷却水,并将循环水通过虹吸井排到大海中。

3.2核岛重要厂用水系统essentailservicewatersystemfornuclearisland

核岛重要厂用水系统功能是在核电厂各种运行工况下为核岛各设备冷却水系统提供足够的冷却水源。主要作用是冷却设备冷却水,将冷却设备冷却水传输的热量排出,是核岛最终热阱直接相关的输热系统。

3.3极值冰力extremeiceforce

极值冰力包括静力作用和瞬态海冰冲击作用产生的极值动冰力。极值冰力的形成受极限应力准则、极限动力准则和极限力准则三个因素影响。极限应力准则,即大面积冰板作用于结构物,产生的最大作用力等于使冰破坏的力,即冰的最终破坏表征力的极值;极限动量准则,即孤立的浮冰块以一定速度作用在结构上,但浮冰没有发生整体破坏,此时浮冰传递给结构的作用力,近似等于由浮冰的动量转换而来的力;极限力准则,即浮冰受到上下表面拖曳力(上表面的风力以及下表面的海流力)作用,和结构接触并且保持相对静力平衡,此时结构受到的最大作用力,近似等于风和海流的拖曳力。

3.4交变冰力alternatingiceforce

当海冰持续不断穿过结构时,会对结构产生周期性的冲击载荷,即交变冰力。交变冰力产生时海冰必须直接作用于结构,即破坏性冰块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完全清除。因此交变冰力通常发生在较窄结构上,主要包括直立结构和锥体结构。在交变冰力的作用下,结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即冰激振动。当交变冰力频率与结构频率一致时,则会因共振而引发强烈振动。

4总则

4

T/CEPPCXXXX—XXXX

4.1核电厂海域冰情

通过海冰调查观测及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核电厂海域冰情,冰情信息包括海冰冰型、海冰环境参数、海冰特征参数。

4.2灾害类型与分析

根据致灾模式划分灾害类型,致灾模式分为海冰对取水设施的影响、海冰对格栅和滤网等金属过滤设备的影响、海冰对海工结构的影响、海冰对防洪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海冰堆积灾害进行分析。

4.3防冰技术要求

针对取水设施、格栅滤网等金属设备、海工构筑物设定不同防冰设计原则。防冰工程措施包括取水明渠导流堤布置、破冰结构设计、拦冰结构设计、热水回流、破冰船。

4.4运行期海冰管理

针对核电海冰危害,参考海洋及海岸工程结构或已有核电工程的运行期海冰管理经验,必要时采取海冰管理手段,包括海冰监测、危害评价、风险预警、应急措施。

5核电厂海域冰情

5.1海冰调查观测

收集厂址附近多年海冰数据资料,包括沿岸台站的定点定时观测资料、海上破冰船常规观测和海上专项调查资料、沿岸观察和近海定点专项实验调查资料等。

核电项目应开展一年冬季冰情实地调查、取样并开展相关海冰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为核电厂设计提供数据。观测要素为冰量、冰型、冰表面特征、冰状、最大浮冰块水平尺度、浮冰密集度、浮冰漂流方向和速度。固定冰形成后,还应进行海冰堆积量、海冰堆积高度、沿岸冰宽度、海冰厚度、海冰温度、海冰盐度、海冰密度、海冰单轴抗压强度等要素的观测。海冰观测数据和方法按照HY/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