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栓通氯化钠注射液制备工艺及其研究资料.doc

发布:2018-08-29约2.7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注射液的处方及工艺研究资料 一、处方 灭菌注射用水 加至100L 共制成1000瓶 二、制备工艺 称处方量氯化钠于灭菌注射用水中,配成***%的氯化钠溶液,备用。称取处方量********,溶于上述已经配成的****%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搅拌直至溶解。加入0.1%的活性炭,100℃恒温除热原30分钟。用钛棒初滤后,于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定容至100L,再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并分装至100ml的输液瓶中,压塞、轧盖,于115 三、处方依据 (一) 规格: 参考*******注射液的国家药品标准***************,确定本品规格为******ml:********0.4g与氯化钠****g。 (二) 处方筛选与工艺过程研究 1. 有关*********(原料)理化性质的研究: 本品为******无定形粉末;味苦;微甘。 本品易溶于甲醇、乙醇和水。难溶于丙酮、乙醚和苯、易吸潮。 2. pH范围的选择: 根据*******原料药的性质可知,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并且溶解后呈弱酸性。同时参考********注射液的国家药品标准pH范围为4.0~6.0,确定本品的pH值范围应为5.0~7.0。 3. 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优化,完成了以下试验。 1)制备工艺 我们采用的是将*********溶解在****%的氯化钠溶液中,充分搅拌直至溶解,达到主药溶解的目的,然后再加入0.1%活性炭100℃恒温除热原30分钟,用钛棒初滤后,于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定容,再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并分装至100ml的输液瓶中,压塞、轧盖,于115 2)处方筛选 活性炭用量的选择 按上述既定处方及制备方法配制**********************************,制备过程中分别加入0.1%、0.3%、0.5%的活性炭,于40℃脱色除热原 表1 活性炭用量的选择 活性炭用量 澄明度 ****(%) ****(%) *****(%) 总含量(%) 0.1% 澄明 8.5 30.2 43.4 82.1 0.3% 澄明 6.3 20.8 33.7 60.8 0.5% 澄明 5.5 17.3 32.3 55.1 标准 澄明 ≥5.0 ≥20 ≥30 ≥60 通过以上考察:处方中活性炭用量在0.1%~0.5%范围内对主药的含量的影响,说明活性炭用量在0.1%~0.5%范围内药液的澄明度均符合规定,但含量有显著变化,综合考虑含量和脱色效果,我们确定在制备工艺中活性炭用量选为0.1%。 = 2 \* GB3 ②除热原温度的选择 按上述既定处方及制备方法配制******氯化钠注射液,加入0.1%活性炭,分别于40℃、70℃、100 表3 除热原温度的选择 灭菌温度 澄明度 颜色 ****(%) ****(%) ****(%) 总含量(%) 40 澄明 淡黄 7.6 26.8 37.8 72.3 70 澄明 淡黄 7.1 25.2 35.6 67.9 100 澄明 淡黄 6.3 22.0 31.7 60.0 通过以上考察:温度分别为40℃、70℃、100℃时对药液颜色变化及对主药的含量的影响,说明温度分别为40℃、70℃、100℃ = 4 \* GB3 ④等渗调节物质的选择 处方中宜采用性质稳定且成本较低的氯化钠作为等渗调节物质。 = 5 \* GB3 ⑤渗透压的调节与**********************************的冰点测定 已知人的血浆和泪液的冰点均为﹣0.52℃,因此,任何溶液只要将其冰点调整为﹣0.52 将处方量的*******溶于注射用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然后用冰点测定装置(用蒸馏水的冰点校正温度计)测定此时的溶液冰点下降度a, 按以下公式计算该溶液需补加的等渗调节物的量W(%,g/ml)  0.52 - a  W = ────————  b [注]:W: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等渗物质的量(%,g/ml) a: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 b:用以调整等渗的等渗调节物质1%(g/ml)溶液的冰点下降度 实验测得药液的冰点下降度a为0.08℃,通过计算得出加入氯化钠的量约为***%,试验中我们选用*** 四.工艺流程: 五.中试工艺及中试数据 处方 氯化钠 g 灭菌注射用水 加至100L 共制成1000瓶 工艺 称处方量氯化钠于灭菌注射用水,配成***%的氯化钠溶液,备用。称取处方量******,溶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