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县政协主席几点体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当县政协主席的几点体会
曾经有这样一段话形容政协:“也不轻松也不闲,半是百姓半是官,平常心态平常人,一样有乐一样甜。”这句话道出了政协的特点,也反映了政协人的心态。2007年11月,我由县政府副县长调任县政协主席,2年的工作实践,从陌生到熟悉,从使我深深感到只有热心政协事业,找准工作定位,强化理论学习,善于团结共事,才能做好政协工作。 热爱政协事业是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实现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形式,所以到政协工作,也是组织上的关心和信任。进了政协门,就是政协人,是政协人就应具有政协情怀,热心政协事业,创造性地开展政协工作,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特点,整合政协的界别优势、知识优势、人才优势,认真履行职能职责,把自己的感情和智慧融入政协,以自己的言行推动政协发展,以自己的情怀感染政协人,用自己的科学思维、满腔热情和创新工作,带动全体政协人,同舟共济,与时俱进,在政协这个大舞台上演绎和谐社会新的乐章。 找准工作定位是关键。到了政协工作以后,就要自觉克服“坐末班车,到终点站”的消极情绪,仍然要一如既往地保持过去那种勤政为民的传统和作风,尤其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政协不是党委,没有决策权;政协不是人大,没有立法权;政协不是政府,没有行政权。
——我当县政协主席的几点体会
开县政协 全修治
?
2004年6月,我由县委副书记调任县政协主席,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我注重学习,转换角色,探寻特点,不断创新,使政协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格局。回顾和总结3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当好县政协主席,就要培育真挚的政协情怀、不断创新政协工作、树好政协形象。
一、培育政协情怀
到政协工作,我认为首先必须认识政协,热爱政协。进了政协门,就是政协人,是政协人就要树立政协情,热爱政协的事业,热爱政协的工作,热爱政协的人。把自己从感情上融入政协,从行动上付诸政协实践。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政协,以自己的情怀感染政协,抵御社会上那些对政协不正确的认识。一个单位在社会上有无地位,能否被人瞧得起,不在于自身的权利、地位有多高,关键是事在人为。其次,必须保持“横不攀,竖不比,老老实实正自己”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任何一个人都有奋斗、辉煌和平衡过渡的时候,不可能永远拥有辉煌和权利。权利是暂时的,做人是永远的。所以,要以和谐心态去面对现实,不埋怨、不攀比,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以平常人、平常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事业。再就是必须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环境。要做到干什么就适应什么,不要老想过去怎么样,要多想想现在怎么办,也就是要自想觉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实现从决策到献策,从指挥到参政,从说话算数到立论建言的转换,自觉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认认真真履行好新的职责,不负政协情,不枉为政协人。
二、勇于创新求变
一是开展理论创新。在工作中,我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新问题、探寻新思路,先后撰写了《对完善政协民主监督机制的思考》、《浅谈无党派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机制建设》等10篇理论文章,其中有3篇获市政协理论研究一等奖、2篇获二等奖。同时,将一些工作探索和经验上升为工作规范,报请县委批转了《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查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了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委员联络组工作暂行办法、加强与委员联系等34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关于加强政协委员管理的试行办法》在全国政协调研中作了交流发言,被40多个区市县借鉴。 二是进行方式创新。在建言献策机制创新上,着力于营造良好环境,拓展知情空间,深化联动调研、对口协商、专题通报、对外联络等运行环节,创新常委专题议政、专题协商的方式和途径,从抓突出问题入手,开展多层次调研、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会议,实现从单一层次的“平面协商”向政协常委、政协委员、各界代表及相关部门等多层次人员参加的“立体协商”延展,从座谈讨论为主的“会议协商”向与视察调研结合的“走访协商”延展。在民主监督方式创新上,坚持走好提案现场办理、领导督办、评议督效“三步棋”,强化民主评议部门工作的基础环节和跟踪整改,深化主席会议成员集体视察和委员年末视察工作的策划组织和成果运用,推荐政协委员担任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
三是进行组织创新。为激活人民政协与时俱进的活力之源,从思路上积极向外拓展组织载体,组建了长三角、珠三角两个委员联络组,将一批开县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增补为政协委员,并组织开展信息交流、走访慰问、咨询服务、招商联络、融资服务等活动,引导委员参与献计开县发展、返乡创业考察、牵手共建新农村、务工人员权益保障调研等活动,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着力强化界别意识,根据界别构成的不同特点,以组织、课题、会议等为纽带,抓好指导服务,积极探索发挥界别作用的有效方法和工作机制,激发各个界别的优势和活力,充分发挥其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