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诱导乳腺癌患者自体CIK细胞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培养诱导乳腺癌患者自体CIK 细胞的研究
探讨获得大量乳腺癌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cells, CIK 细胞)的可行性。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取 50 mL 外周血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 AIM-V 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DCs 和 CIK,并设健康人对照组,用 RPMI 1640 完 全营养培养基。结果 实验组 PBMC 产出 2×108 个并诱导出 1.2×107 个 DCs 和 2×109个 CIK 细胞,显著高于对 照组(P 0.01)。DCs 的 CD86、CD11c 和 HLA-DR 分子都有较高表达,CIK 细胞 CD3+、CD56+双阳性细胞达 到14.41%。细胞毒实验提示 CIK 细胞有强大的杀瘤活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用AIM-V 无 血清系统培养,少量外周血可诱导大量优质自体 DCs 和 CIK 细胞。
树突状细胞(DCs)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是唯一能激发静息的 T 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 APC,在肿瘤免疫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CIK 细胞是非 MHC 限制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IK 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是高度增生的 CD3+、CD56+双阳性表型 T 细胞,又被称为 NK 细胞样 T 淋巴细胞,兼具有 T 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 NK 细胞的非限制性杀瘤优点,在体外可大量扩增,DCs 和 CIK 细胞理想的过继性免疫治疗细胞。但临床应用仍受到很大限制,一是由于常规培养基含有异种血清,二是常规由患者 PBMC 诱导达到治疗量自体 DCs 和 CIK 细胞,需大量外周血。我们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用 AIM-V 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探讨获得大量自体 CDs、CIK 细胞和建立符合临床治疗标准的培养诱导系统的方法。
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和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乳腺癌患者皮下注射 GM-CSF 6 g·kg-1·d-1,共 5 d,第 6 天抽取外周血 50 mL,为实验组。同时取等量健康人外周血做为对照组。用 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 PBMC,分离步骤按产品说明。
诱导 DCs
采用 GM-CSF、IL-4 和 TNF-α诱导 DCs。用 AIM-V 无血清培养基将实验组 PBMC 密度调到 5×106,在 75 cm2 培养瓶,37℃、5% CO2、培养 2 h。洗去并收集非贴壁细胞备用诱导 CIK 细胞。贴壁细胞用含 800 U/mL 人重组 GM-CSF 和 500 U/mL 人重组 IL-4 的 AIM-V 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每 3 天更换新培养基及细胞因子,第 5 天加入 50 U/mL 人 TNF-α,第 7 天收获成熟 DC。对照组采用 RPMI 1640 培养基培养(含 10% 灭活胎牛血清, 2 mmol/L L-glutamine、50 mol/L 2-mercaptoethano,P-S 双抗 100 U/mL),细胞因子及培养方法同实验组。
诱导 CIK 细胞
参照 Wolf CIK 细胞诱导法,并做必要修改。用 AIM-V 无血清培养基将实验组非贴壁 PBMC 密度调至 1×106,第 0 天培养基内加入 1 000 U/mL,培养 24 h 后加入抗 CD3 单克隆抗体 50 ng/mL,IL-1 100 U/mL 和 IL-2 300 U/mL。每 3 d 更换新培养基和细胞因子并调整细胞密度至 2×105。对照组用 RPMI 1640 培养基培养(含 10% 灭活胎牛血清,2 mmol/L L-glutamine、50 mol/L 2-mercaptoethano,P-S 双抗 100 U/mL,25 mmol/ L· HEPES),细胞因子及培养方法同实验组。
流式细胞
检测 DC 表型 CD86、CD11c 和 HLA-DR,检测 CIK 表型 CD3 和 CD56。
细胞毒分析
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 CIK 细胞的细胞毒活力。方法简述如下:在 U 形底 96 孔板行细胞毒检测每孔置靶细胞 Bel-7402 10 000 个/100 L,自然释放孔内靶细胞10000/200L,最大释放孔内置靶细胞 10 000/200 L 含 1% TritonX-100,背景孔内置 200 L 培养基,实验孔每孔含靶细胞 10 000 个/200 L 和不同数量 CIK 细胞,效靶比例为 5:1、10:1、20:1 和 40:1,效应细胞自然释放孔每孔置等量 CIK 细胞,以上均复置 3 孔。在 5% CO2,90% 湿度,37 培养 4 h 后,将每孔培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