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大纲-正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任课教师: 黄 丽 丽
2011年2月 18日
PAGE 1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
二、课程目标…………………………………………………………………………1
三、课程内容…………………………………………………………………………2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10
五、考核方式…………………………………………………………………………11
六、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代码:001102X
课时及学分:32学时 2学分 适应专业:全校各专业
教学系部:公共基础教学部 教 研 室:思想政治教研室
编 制 人:黄丽丽 审 核: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的文化素质课程。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其个性心理转折的重要时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如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挫折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同时,大量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落等。
因此,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变,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履行的最为重要最为迫切的职责和义务。
二、课程目标
通过长期面向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讲座,以及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参照心理健康相关标准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各类心理学书籍、心理测量表、积极参与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根据心理健康标准,学会识别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对简单的心理问题能够自我调适,对自身无法调适或解决的心理障碍会主动寻求帮助,能够利用心理健康知识来帮助自我发展,并逐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对已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梳理、反思和评价反馈。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
1.能够全面、清晰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2.能够了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掌握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3.能够思考生命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4.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做真实的自己;
5.能够掌握人际关系的障碍及其原因,学会自我调适;
6能够懂得如何去爱,把握正确的性爱观;
7能够识别情绪、正确表达情绪,并能够很好的管理情绪;
8能够正确认识挫折,学会应对挫折最佳方式,通过磨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
9学会感恩。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为主体“做中教,做中学”的原则以实践为具体教学内容,以模块化的教学任务为教学载体,共安排 个学习模块,合计32学时。
1.学习情境结构安排
模块
学习模块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训 练 项 目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
3
任务1:“七手八脚”,分组;
任务2:“相聚是缘”,自我介绍;
任务3:签订“承诺书;
任务4:案例分析;
任务5:“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测量。
二
生命的价值
2
1
任务1:通过身边的故事反思,人为什么而活;
任务2:通过视频“幸福”讨论你的幸福是什么;
任务3:通过生活态度量表了解自身的生活态度;
任务4:参与游戏“我的五样,挖掘你内心的渴望;
任务5:通过“佛与蜘蛛的对话”这则故事回答若干问题(课外作业)。
三
自我意识之“我是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