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医学免疫学课程英文名称M.docx
PAGE
1-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医学免疫学课程英文名称M
一、医学免疫学基础
(1)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一门科学。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防线。医学免疫学基础部分主要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免疫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大部分组成。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等,是免疫细胞生成、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免疫细胞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免疫分子则包括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它们在免疫调节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传递信号、激活免疫细胞等功能。
(2)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抗原性物质的识别、清除和记忆的过程。根据免疫应答的特点,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非特异性的防御作用,包括物理屏障、吞噬作用、天然杀伤细胞等。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在出生后通过接触抗原性物质而建立起来的,对特定抗原具有特异性的防御作用,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介导,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清除抗原。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介导,通过直接杀伤感染细胞或调节免疫应答来清除抗原。
(3)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活性,维持免疫平衡的重要机制。免疫调节包括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正向调节是指通过增强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活性,提高免疫应答的能力。负向调节是指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活性,防止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调节的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补体等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免疫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信号传递。免疫调节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既能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又能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二、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
(1)免疫应答是机体对入侵抗原的识别、清除和记忆的过程,是免疫系统防御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机制。在免疫应答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起着关键作用。B细胞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清除抗原,而T细胞则通过直接杀伤感染细胞或调节免疫应答来清除抗原。研究表明,在体液免疫中,IgG抗体是主要的抗体类型,它占所有抗体的60%以上,且在人体血清中浓度最高。例如,在抗击HIV感染过程中,IgG抗体在病毒复制早期就能识别并清除病毒,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据估计,感染HIV的人群中,约有20%-30%的人能通过产生高水平的IgG抗体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
(2)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活性,维持免疫平衡的重要机制。免疫调节机制包括细胞因子、抗体、补体等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免疫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信号传递。在免疫调节过程中,细胞因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IL-2(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能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在实验中,IL-2与T细胞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此外,免疫调节还涉及负向调节,如调节性T细胞(Treg)的作用。Treg能抑制过度免疫应答,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例如,在移植物排斥反应中,Treg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活性,减少移植物的损伤。
(3)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的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应答异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攻击正常组织。据统计,SLE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出现肾脏受累,20%的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免疫缺陷病也是一种免疫应答异常,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Agammaglobulinemia)。这种疾病是由于B细胞缺陷,导致患者缺乏特异性抗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据研究,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发病率约为1/25,000,患者往往在婴幼儿时期就会因严重感染而死亡。此外,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异常还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能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从而导致肿瘤生长和扩散。例如,黑色素瘤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导致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进而引发肿瘤转移。
三、免疫性疾病与免疫防治
(1)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正常组织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风湿性关节炎。据统计,全球约有0.5%至1%的人口患有SLE,女性患者是男性的10倍。过敏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某些无害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而引起的,如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全球约有15%至20%的人口患有过敏性鼻炎,而在哮喘患者中,约有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