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后服务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pdf
学生课后服务
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校园伤害事故是指在学
校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
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
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一、“课后服务”时段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方面:
1、学生“课后服务期间的安全。谁服务谁负责,服务
教师为第一责任人。
2、学生“课后服务”中活动的安全。谁组织谁负责,活
动组织者为第一责任人。
3、校园设施安全。谁管理谁负责,相关管理员为第一责
任人。
校长室负责督促各职能部门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德育处
负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好重大意外伤害安全事故。
二、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伤害等级程度和处理程序
(一)伤害事故等级程度的判定:
1.一般伤害事故:轻微的碰擦等导致的皮外伤等。
2.伤情较重事故:个别学生伴有骨折可能或者出血较多
的事故。
3.重大安全事故:受伤人员较多或者危及生命的事故。
(二)接警与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首遇教职工必须在第一时间立即采取紧
急措施,防止受伤学生受到进一步伤害;保护好学生,同时
将事故发生情况及时报告给第一责任人或者相关职能部门。
2.第一责任人或者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伤害事故等级,及
时决定如何进行现场处置。
(1)一般伤害事故处理程序:
首遇教职工立即报告该学生所在“课后服务”班级的值
班人员,由值班人员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并进行处理或者
直接送医院,该生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报告当天行
政值班人员及校长。
(2)伤情较重和重大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第一步:首遇教职工在第一时间报告该学生所在“课后
服务”班级的值班人员和学校当天行政值班人员及校长。并
视情况紧急程度可直接拨打120,在无力救助时,保护现场,
不轻易搬动伤者。
第二步:当天值班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救
治工作。若情况严重,通知班主任赶赴现场,同时向学校主
要领导汇报。在送诊途中,与家长取得联系,征询家长意见,
到家长指定的医院就诊。情况危急时,直接与医院联系,要
求开通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间。
第三步:学校领导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赶赴医院,在
充分尊重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协助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并视情
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汇报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
第四步:在明确责任人的基础上,及时告知责任学生的
家长,说明情况,并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及时到医院与对方家
长见面,协商处理治疗事宜。
第五步:紧急救治工作结束后,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向
现场师生了解情况,查明事发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笔录
和知情人的证明材料),以便责任认定,进行相关处理。
第六步: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对受伤(发病)学生和家
长及时慰问,稳定情绪,做好认真细致的解释工作。同时督
促责任学生家长采取积极态度,与对方家长沟通,处理好善
后事宜。
三、关于事故报告:
1、属于重大安全事故应当即报上级有关部门。发生较大
事故(伤情严重)学校应24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一
般事故3天内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2、报告分“口头”和“书面”两种。在事情还未了解清
楚时可先打电话口头通报情况,待事情了解清楚后再书面报
告。
3、书面报告中要写清楚当事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家庭地址、父母情况、及工作单位。另外要简洁地写清楚事
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及目前情况。
4、学校应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赔偿事宜。
四、预防措施:
1、成立学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建立校园安全预防
网络。
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职工安全
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
行安全保护。
3、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
教育,生命教育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明确“课后服务”教职工的安全工作要求,在班级各
种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