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数的连加.pptx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数的连加
活动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活动过程设计学生参与与互动评价方式与标准资源整合与利用活动反思与总结目录
01活动背景与目标
年龄特点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适合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活动。数学基础技能连加是数学中的基础技能,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掌握10以内数的连加有助于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教育要求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和体验,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探究等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背景介绍
使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连加方法,能够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连加结果。知识与技能通过实物操作、图片演示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连加的概念和方法,鼓励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连加技能。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探究数学奥秘的欲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定
预期成果幼儿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连加方法,计算准确、迅速。通过连加活动,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掌握技能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意识
02教学内容与方法
明确10以内各数的含义,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数的概念加法运算思维能力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计算。通过连加计算,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030201知识点梳理
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游戏化教学利用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数的概念和加法运算。实物教学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分组教学教学方法选择
数字卡片加法算式卡片教学PPT实物教具教学辅助工具制作1-10的数字卡片,用于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数的概念、加法运算规则等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制作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卡片,供幼儿进行连加计算练习。如小棒、珠子等,用于帮助幼儿理解数的组成和加法运算过程。
03活动过程设计
创设一个购物或分水果的情境,引起幼儿对连加计算的兴趣。情境导入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知识,为学习连加做好铺垫。复习导入导入环节
探究学习环节引导幼儿理解连加的含义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让幼儿了解连加就是连续进行加法运算。学习连加的方法教师演示连加的计算过程,并引导幼儿跟随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让幼儿进行连加计算,互相交流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03互相出题考验鼓励幼儿互相出题进行连加计算,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01完成练习册上的连加题目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幼儿独立完成连加计算。02创设游戏进行巩固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接龙”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连加知识。巩固练习环节
123引导幼儿回顾连加的计算过程,总结计算方法。归纳连加的计算方法介绍连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总分、合并数量等。拓展连加的应用场景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更多数学知识。鼓励幼儿探索更多数学知识总结与拓展环节
04学生参与与互动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共同讨论并解决10以内数的连加问题。互相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路,从彼此的交流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巧。合作完成任务让小组内的学生合作完成一些连加练习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
让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展示给全班同学,以便大家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展示计算过程鼓励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分享自己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便其他同学从中受益。分享经验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展示成果,从中发现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互相评价学生展示成果
指导计算方法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技巧。拓展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点评学生表现针对学生的展示成果和小组合作表现,教师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点评与指导
05评价方式与标准
口头反馈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回答,老师给予及时的口头反馈,以鼓励和指导为主。书面测试通过设计针对性的书面测试题目,检验学生对1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的掌握情况。观察记录老师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注意力集中情况、思维活跃度等。评价方式选择
准确性速度思维能力学习态度评价标准制生能够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结果无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连加运算,速度适中,不过于拖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多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