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解读-(一).ppt

发布:2018-10-13约3.06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腹泻剧烈 大便次数多或腹泻量大 不能正常饮食 频繁呕吐 无法口服给药者 高热 3月38℃以上,3月39℃以上 年龄6个月 有慢性病史\有合并症状 脱水体征明显 口渴、眼凹、 烦躁易激惹、萎靡 便血 就医 指征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1、提倡母乳喂养 2、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3、合理应用抗生素 4、轮状病毒疫苗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治指南解读 西安市儿童医院 消化科 方莹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高 我国全人口 5岁以下儿童 发病率 (次/人?年) 0.17~0.70 2.50~3.38 全球每年约15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腹泻病,主要见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危害大 急性腹泻病 水电解质紊乱 死亡 腹泻迁移不愈 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迟缓 文本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最为常见 病毒 大肠埃希菌属、弯曲菌属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常见 细菌 【病原学】 常见 【发病季节】 我国小儿腹泻病每年有2个发病季节高峰 1、 6、7、8月,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 2、10、11、12月,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临床表现】 类型 发病季节 发病年龄 大便性状 轮状病毒肠炎 秋冬季 6-24个月 水样或蛋花汤,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夏季 呈蛋花汤样,腥臭,有较多的黏液,偶见血丝或黏胨便 空肠弯曲菌肠炎 全年 夏季为主 6-24个月 黏液或脓血便,有恶臭味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冬春季 婴幼儿 水样、黏液样、脓样或带血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全年 4-9月为主 2岁以下 “喷射”样、水样、黏液样或脓血便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海水样便、黏液多、有恶臭味 急性腹泻病的诊断 脱水程度判断 水样腹泻和炎性腹泻的鉴别 诊 断 腹泻病因的判断 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作出判断 1、 大便性状改变 (呈稀水便、糊状便、粘液脓血便) 2、大便次数增多 3、 伴有/不伴有腹痛、呕吐、腹胀 病程在2周以内 (一)急性腹泻病的诊断 (二)脱水程度判断 对于腹泻病患儿进行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评估 对中、重度脱水尽可能行血钾、钠、氯检测和血气分析 脱水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丢失体液(占体重%) 5% 5%--10% 10% 精神状态 稍差 烦躁,易激惹 萎靡、昏迷 皮肤弹性 尚可 差 极差,捏起皮肤回复≧2秒 口唇 稍干、口渴 干燥 明显干燥 前囟、眼眶 稍凹陷 凹陷 明显凹陷 肢端温度 正常 稍凉 四肢厥冷 尿量 稍少 明显减少 无尿 脉搏 正常 增快 明显增快 血压 正常 正常或稍降 降低或休克 (三)水样腹泻和炎性腹泻的鉴别 粪便性状 粪便常规 病原 水样腹泻 无粘液及脓血 未见白细胞 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 炎性腹泻 黏液脓性、脓血便 可见红细胞、白细胞 侵袭性细菌感染 (四)腹泻病因的判断 粪便性状 + 发病季节 + 发病年龄 + 流行情况 对于急性感染性腹泻,保持足够血容量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优先于病因诊断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出现急性水样腹泻24小时之内,无需粪便培养 对于脱水、发热或粪便中带有血液和脓液的病人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查 初步估计病因 【治疗方法】 补液治疗 药物治疗 补锌治疗 饮食治疗 时机 剂量 疗程 饮食调整 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 鼻饲管补液 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 非特异药物 益生菌 蒙脱石 消旋卡多曲 中药 (1)口服补液: 从腹泻开始,就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给予 ORS和其他清洁用水,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直到腹泻停止 ①6个月者,50ml; ②6个月-2岁者,100ml; ③ 2-10岁者,150ml; ④10岁以上的患者随意 ORS用量(ml)=体重(kg)×(50-75); 4h内服完;4h后评估脱水情况 1、补液治疗 成分 新ORS 旧ORS 氯化钠? 2.6?g 3.5?g 氯化钾? 1.5?g 1.5?g 枸橼酸钠? 2.9?g 2.9?g 葡萄糖? 13.5?g 20?g 张力 1/2张 2/3张 总渗透压 245mmol/L 311mmol/L ORS配方 (2)静脉补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