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共33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请思考:造成古希腊思想文化发达和哲学思想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希腊自然条件优越。与外界接触多, 便于继承和吸收周边地区的文明遗产。 第二,社会经济发达。有利于公民意识、自 由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成长。 第三,社会政治制度先进。城邦的精髓便是 公民的集体治权,这种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有 利于民主法制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先哲们的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注重 传承和发展。 孔子与苏格拉底 中国: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思想界“百家争鸣”。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公民地位提高;奴隶制经济繁荣;早期人文思想出现。 时代特征: 思想主张: 孔子:“仁”、“礼”;重点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注重人的社会性;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重点强调人的独立和精神修养; 主要影响: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B.C551—B.C479年 B.C469—B.C399年 孔子与苏格拉底 B.C551—B.C479年 B.C469—B.C399年 1.重要主张:强调道德的价值 2.主要方式:重视教育的功能 3.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4.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相同: 不同: 孔子从维护统治出发,不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材料一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 为政〉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材料三 法者,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 难三》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他们关注的共同点是什么? 中考历史总结(对老师的建议) 本课知识结构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1、历史背景和实质(重点) 2、指导思想(核心)(重点) 3、地点 4、领域 5、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6、影响(重点) 周末作业: 3、预习第12课 2、完成雅园、《考试报》第11课练习; 1、记录本课学习心得(重点;学习过程中觉得难以掌握的内容;自己的突破及收获)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只有少数优秀人具有“思想力和知识”,因而才能具有美德。治理国家也只有少数优秀人才能胜任。他认为大众缺乏理智,所以,他反对雅典大规模的全民高度民主。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为有罪并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荣,从容赴死。表明苏格拉底言行一致。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家中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代表,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活出来了,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应该获得启发: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遭遇我们要坦然面对;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 最后,引用苏格拉底临终前安慰朋友的话作为本课的结束:“你们所埋葬的只是我的躯体,今后你们当一如往昔,按照你们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 代表 泰勒斯(Thales:前624—前547) 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 前481—前411) 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主要观点 评价 万物皆由水而生 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 真理高于一切 唯物主义观点 逻辑学 创立朴素的唯物…… 首次用观察得到的… …自主意识,精神觉醒 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主体的意义,否定神(人文精神) 新方向:研究“人”…… 崇尚知识与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爱智慧与理性精神…… 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从希腊先哲的哲学观点来考虑作答。 ①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究自然的奥秘,打破传统的束缚,标志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