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苏甜碧玉’哈密瓜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pdf
江苏省西瓜甜瓜协会团体标准
《塑料大棚‘苏甜碧玉’哈密瓜生产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
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一)任务来源
根据江苏省西瓜甜瓜协会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苏瓜协【2022】第4号),对
《塑料大棚‘苏甜碧玉’哈密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进行了立项。本标准由江苏
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江苏省西瓜甜瓜协会归口,起草单位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二)目的和意义
哈密瓜是新疆、河南、山东、江苏、海南等甜瓜产区种植的主要甜瓜品类。
哈密瓜亩均效益高,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随着种植结构逐步优化,对
高品质哈密瓜类型甜瓜需求日趋上升,然而现有哈密瓜品种适应性差,风味、品
质不足,精品率不高等问题突出。而‘苏甜碧玉’哈密瓜类型新品种具有果皮韧,
耐裂,绿肉风味清香、口感酥脆、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可满足设施生产的优质哈
密瓜专用新品种,该品种前期已在江苏、山东、海南等地推广示范,与主栽哈密
瓜品种相比,绿肉口感酥脆清香甜,在品质、产量、一致性、耐裂性等方面具有
优势,受到各地种植户和市场的青睐。但是‘苏甜碧玉’等优质哈密瓜品种由于
生产技术不规范导致减质、减产也有发生。不同定植时间、密度、水肥管理等标
准化生产技术对设施哈密瓜的产量与风味品质有较大影响,目前生产上缺乏科学
有效的优质网纹绿肉清香型哈密瓜生产技术标准,已影响到‘苏甜碧玉’哈密瓜
生产的标准化生产,所以根据优质品种的特性,提出相应的生产技术规范,制定
‘苏甜碧玉’哈密瓜大棚生产技术规程十分必要。
‘苏甜碧玉’哈密瓜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有利于加快‘苏甜碧玉’优质
绿肉清香型哈密瓜品种的推广进程,统一生产技术标准,以期作为广大生产者种
植该品种的依据,达到高品质,实现优质、高效,有利于推动提升我省及周边设
施绿肉高品质哈密瓜栽培技术水平和甜瓜等农产品的质量建设,实现提质增效,
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于增强哈密瓜等甜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全面提升行
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主要工作过程
1.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成立《塑料大棚‘苏甜碧玉’哈密瓜生产技
术规程》标准编写工作小组,主要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甜瓜创新团
队专家和科研骨干组成。工作组成员依据国家有关制修订定标准的法律、法规和
相关文件,召开编制会议,拟定标准制定工作进度和计划,部署、分配任务。
2.工作组详细查阅、对比有关标准和相关文献等技术资料;广泛调研江苏、
山东等生态区‘苏甜碧玉’及相关哈密瓜栽培技术现状和技术需求数据,开展调
查、实验验证等作为技术参考资料,依据积累的一手资料作为标准制定的主要
技术标准参考数据,起草了《塑料大棚‘苏甜碧玉’哈密瓜生产技术规程》初稿。
3.标准制定工作组进一步讨论起草标准的结构、术语与定义、主要技术指
标等,又邀请了从事蔬菜栽培、瓜类育种栽培、标准化研究等有关专家对稿件进
行充分讨论、交流意见,广泛征求意见,根据专家及同行的建议,对标准中的技
术数据参数范围的可行性进行修订和论证,对部分标准的条目进行了修改调整、
删减,分析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
4.将《塑料大棚‘苏甜碧玉’哈密瓜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发送相
关专家和生产企业、经营主体等有关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征求意见。省西瓜甜瓜
协会召开专家评审会,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论证完善,标准编制组对征得的相
关意见进行整理,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将标准送审稿、征求意见汇总处
理表报送江苏省西瓜甜瓜协会备案。协会按照团体标准送审稿进行技术审查。最
终完成标准起草编制。
(四)标准编制小组成员及工作
标准制订主要起草人为姚协丰、朱凌丽、徐建、羊杏平、徐锦华、刘广、张
曼、娄丽娜、侯茜、刘金秋。
姚协丰:副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负责标准整体工作的组织协
调、调研和执笔起草工作;负责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查询,检索‘苏甜碧
玉’哈密瓜及栽培技术研究现状,标准的起草及编制说明编写工作;
朱凌丽:助理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参与《塑料大棚‘苏甜碧
玉’哈密瓜生产技术规程》的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的调研、技术参数的研究;
徐建:助理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参与《塑料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