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同比增长11.5%,利用小时数下降,111月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pdf
发电量同比增长11.5%,利用小时数下降,111
月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一种技术,其通过风力发电机将
风的动能转化化风力发电机叶片转动的机械能,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技术的起步相对较早,在20世纪30
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发展至今,技术原理并没有太
大的改变,但风能的利用效率与单台发电机组功率显著增长,单台风
力发电机最高功率已经达到了10MW级别,而大规模装机的风电机
组的平均功率也显著提升。
总的来看,随着我国风电技术进步,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的风电
装机成本显著下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统计2018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114.3
万千瓦,同比增长7.5%;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0953万千瓦,同比增
长11.2%,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近几年随着行业市场技术进步单位机组的功率提升,风电机组安装
量总体保持相对稳定。2018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114.3万千瓦,
新增平均功率为2200KW,风电机组安装量为9610台。
风力发电行业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风力发电初始固
定投资成本,二是运营成本,三是并网电价与发电效率。并网电价主
要由政策决定,为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对风力发电机组
的并网电价采取支持定价政策,且给予一定的补贴,但平价并网推进
速度较快,未来风力发电行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发电效率。
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主要由三个方面决定,最基础的也就是地
区的风能资源,其次是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最后是叶片机械能
转化为电能效率,并因此决定的风力发电小时数与风力并网发电量来
确定收益。虽然风电机组的电能输出与实际并网电量仍有一定差额,
这主要来源于后续整流过程的损耗,但全行业技术水平接近,且损耗
相对较小,对行业经济效益变化影响也相对较小。
风电因为很大程度上是机械设备,转换效率有其极限。按照贝茨定
律,理想情况下风能所能转换成动能的极限比值为16/27,约为59%,
不断的技术进步也只能风机的转化效率向这一极限值靠近。除了提升
风能转换效率,行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也使得行业技术向海上风电、
智能风机、直驱技术、永磁技术发展,用更先进的技术降低度电成本,
并不断开发出适合超低风速区域的风机。
在技术方向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海上风电技术,海上风力资源充足,
风速快,风况好,利用小时数理论上可以到4000小时,相当于一天
中半天可达到满发状态(全年满发小时数为24*365=8760小时),大幅
高于现行并网的陆上风机组利用小时数。近几年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机
组装机量显著上升,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2018年我国海上
风力发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165万千瓦,累计装机量达到444万千瓦,
相对于陆上风力发电,海上风力发电进入壁垒相对更高,能够生产海
上风机的企业也相对较少。
从风力发电行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近几年中国的风电并网装机容
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累计装机容量与实际并网发电量持续提
升,在国家能源供给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平价并网稳步推进,风电已
经从补充能源逐步进入到替代能源的发展阶段。
注:国家能源局统计口径为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下同)
按地区分布,2018年中东部和南方新增并网装机占比约47%,中东
部和南方地区累计装机占比27.9%,“三北”地区占比72.1%。
从发电情况来看,2013年-2019年中国风力发电量保持相对稳定增
长态势,从2013年的1349亿千瓦时增长到了2018年的3660亿千瓦
时,2019年1-11月,中国风力发电并网发电量达到363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8.5个百分点。增速的回落主
要是由于部分地方和政策限制,能源市场化改革推进缓慢,使得风电
机组的风电利用小时数显著下降。
从占比来看,风电在我国电力供给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风电并网累
计装机占从2013年的6.1%提升至10.7%,并网发电量占比从2.48%
提升至5.61%。替代能源地位显著,目前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我国燃煤、
水电之后的第三大发电技术。主体能源地位有望随着风电技术的进一
步更加突出,替代燃煤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从近几年的政策变化来看,风电政策已经由培育风电产业链,促进
风电技术发展逐渐演变为推动风力发电平价上网,进一步优化风电市
场竞争机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