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理学B》第2次作业.pdf

发布:2024-12-31约1.98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可编辑

《病理学B》第2次作业

您本学期选择了“病理学B”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3-4,总分为94分,您的得分为93分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是心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血栓形成的机制?[1分]

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C.血小板易于粘集

D.血液凝固性增高

E.释放血小板因子激发凝血过程

2.在循环血流中出现不溶性异常物质,随血流到达某器官或组织内,阻塞相应大小的血管,这一过程称为:[1分]

A.梗死

B.血栓形成

C.栓塞

D.血栓

E.栓子

参考答案为:C,您选择的答案为:D

精品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可编辑

3.关于贫血性梗死的病变描述错误的是:[1分]

A.梗死灶为灰白色

B.梗死灶切面均呈楔形

C.梗死灶周围常有充血出血带

D.梗死灶内呈凝固性坏死

E.陈旧性梗死病灶区可见瘢痕

4.细胞水肿主要发生的器官为:[1分]

A.肝、肾、脾

B.心、肝、胃

C.心、肝、肾

D.心、肺、肾

E.肺、脾、肾

5.形成血栓性栓子是由于:[1分]

A.血栓机化

B.血栓溶解

C.血栓吸收

D.血栓软化脱落

E.血栓钙化

精品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可编辑

6.局部贫血的器官肉眼观察的主要变化是:[1分]

A.色苍白,体积缩小,切面干燥,失去光泽,温度下降

B.色暗红,体积缩小,切面干燥,失去光泽,温度下降

C.色苍白,体积缩小,切面湿润,失去光泽,温度下降

D.色苍白,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失去光泽,温度升高

E.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失去光泽,温度升高

7.下列坏死组织的结局中,哪项是错误的?[1分]

A.溶解吸收

B.机化

C.分离排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