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g-mb-xz-201508040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细则.doc

发布:2018-09-27约2.29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贵州建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二0一一 年 七 月二十二日 监理实施细则审批表 编号:JGJL-实施-14- 工程名称 编写人 审批意见: 项 目 监 理 机 构: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 目 录 序号 内 容 一 本工程特点 二 编制依据 三 监理工作流程 四 监理工作要点 五 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 一、本工程特点 1、工程地质条件 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泥岩块石、卵石土、碎石、杂土和植物根须等构成,松散,为新近回填形成,分布不均匀。揭露厚度0.1~8.4m。②粉质粘土(Q4al):土黄色,软塑~可塑状,湿~稍湿,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包含物为细砂,细砂占20%~30%左右,分布不均匀,揭露厚度0.4~9.10m。。③细砂(Q4al):黄灰色,青灰色,上部为黄灰色,下部为青灰色,颗粒细小,饱和,湿-很湿,松散。分布于场地中深部,分布不均匀,揭露厚度1.4~6.7m。④卵石(Q4al):杂色,卵石土粒径约为1-9cm左右,包含物为细砂,卵石土大约占70%以上,稍密-中密,卵石的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局部见漂石,漂石粒径在20-40cm。分布不均匀,揭露厚度0.8~2.4m。。⑤-1强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为粘土矿物组成,质软,破碎,结构已被破坏,岩芯呈粉末或碎块状,强风化。连续分布于全场地。揭露厚度0.5~3.4m。⑤-2中风化泥岩:紫红色, 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为粘土矿物组成,质软,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可见较多褐黑色铁锰质膜, 岩芯较完整,局部破碎有溶蚀现象,呈长柱状或短柱状,岩芯采取率为85%,RQD=72%,中风化,勘察未揭穿。 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层结构单元及现场测试数据分析,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以蒸发和深部入渗补给泥岩风化带裂隙水。勘察期间(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1月6日)所测钻孔(静止水位)水位在0.5m~7.40m之间。根据在施工过程中对ZK9现场简易抽水试验表明:泥岩裂隙渗透系数较大,因此地下水对基础施工有一定影响。场地南东侧分布着粉质粘土和细砂,粉质粘土属于弱透水层,细砂和杂填土属于强透水层。如遇雨季场地内局部会分布有上层滞水,主要是因为大气降雨入渗后,将会在弱透水层—②粉质粘土顶部汇集形成,对场地基坑开挖有一定影响,基坑开挖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水。 3、周边环境条件 1、拟建筑场地建筑边线D-E-A段约7~8m为已建市政道路,B-C-D段开挖高度不一,约12.0m处为围墙,A-B段约10.5m处为原挡土墙,基坑开挖后均将对临近建(构)物产生不利影响。 2、场地D-E-A-B段为山地挖方区,场地B-C-D段为低洼填方区。 3、基坑四周及场地地形地貌,见设计文件附件2中照片。 4、基坑外两侧道路车辆流量相对较大,距离基坑边约12~15m。场地内地基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 二、 编制依据 1、本工程监理规划; 2、工程设计文件技术说明审批通过的图纸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纪要设计修改和设计变更文件 以“坚持以预防为主,重点进行事前控制;既要支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更应监帮并举”为原则,以审查承包单位报来的技术文件、施工方案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旁站、事后验收等手段实现本分项工程的质量监理目标。 (一)审核承包单位报来的技术文件、施工方案 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审核承包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承包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审核测量放线记录。承包单位完成建筑物轴线放样工作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表》,并附相关的施工测量方案、线桩校核成果、水准点的引测成果报监理机构,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后,承包单位进行下一步桩位放样,承包单位完成桩位放样后,经预检自查符合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后,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表》,并附相关《工程测量放线记录》,上报监理机构,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达到监理工作目标的,予以签认。未经监理机构签认,承包单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3.审核锚杆施工记录。锚杆施工结束后,检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