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儿歌故事读后感.doc
三字经儿歌故事读后感
TOC\o1-2\h\u31712第一章《三字经儿歌故事》:一部传统文化的启蒙佳作 1
13660第二章丰富的内容:《三字经儿歌故事》中的智慧宝藏 1
3533第三章趣味儿歌形式:独特的文化传播载体 2
30909第四章我的初步感受:惊叹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
4689第五章深入剖析:从故事中汲取的道德力量 2
20699第六章原文金句:经典语句背后的深远意义 3
25630第七章我的思考: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 3
11165第八章传承与展望:让《三字经儿歌故事》继续闪耀 3
第一章《三字经儿歌故事》:一部传统文化的启蒙佳作
《三字经儿歌故事》真的是一本特别棒的传统文化启蒙书籍。对于小朋友来说,它就像一把开启传统文化大门的神奇钥匙。我家孩子以前对传统文化完全不感兴趣,自从接触了这本《三字经儿歌故事》,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书里把那些古老而深奥的文化知识,用非常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像“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可孩子不明白啥意思。在这本书里,通过有趣的儿歌和生动的故事,孩子很快就理解了这是在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而且书里的插画也很精美,和文字搭配得相得益彰,孩子看着图就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这不仅让孩子开始对传统文化有了兴趣,也让我们家长松了口气,不用再发愁怎么给孩子讲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了。
第二章丰富的内容:《三字经儿歌故事》中的智慧宝藏
《三字经儿歌故事》的内容那可太丰富了。它涵盖了很多方面的知识,从历史故事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简直就是一个智慧的大宝藏。比如说里面讲到“香九龄,能温席”这个故事,讲的是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顺父母,在冬天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暖被窝。这个故事让孩子知道了孝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德。还有像讲述学习重要性的故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把人比作玉石,经过打磨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孩子听了这些故事,就明白了为什么要好好学习。这些故事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通过这本书传递给孩子,真的是非常有意义。我有一次和孩子一起读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孩子听完后就跟我说他也要像故事里的人一样努力学习,这让我特别欣慰。
第三章趣味儿歌形式:独特的文化传播载体
《三字经儿歌故事》采用儿歌的形式来传播传统文化,这真的是太巧妙了。儿歌这种形式本身就很受孩子欢迎,因为它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就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几句儿歌,孩子听几遍就能跟着哼唱起来。而且这种形式很方便孩子记忆,孩子在哼唱的过程中就把这些传统文化知识记住了。我邻居家的小朋友,之前背古诗总是背不下来,可是自从听了《三字经儿歌故事》里的儿歌,他很快就记住了很多内容。因为儿歌不像单纯的文字那样枯燥,它有韵律感。孩子在玩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来,就像一个移动的传统文化小广播。这种趣味儿歌形式,把传统文化变得生动有趣,让更多的孩子愿意去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第四章我的初步感受:惊叹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当我第一次看到《三字经儿歌故事》的时候,我真的是惊叹于它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得这么好。传统的《三字经》内容是很经典但也比较晦涩难懂的,但是这本书把它和现代的儿歌、故事结合起来。从制作方面来说,插画是现代风格的,色彩鲜艳,很符合孩子的审美。而在内容的解读上,也结合了现代孩子的生活环境。比如在解释“亲师友,习礼仪”的时候,故事里举的例子都是孩子在学校里如何尊敬老师、和朋友友好相处的场景。这就让孩子觉得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我记得我孩子读完关于“首孝悌”的故事后,就马上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这种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方式,真的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五章深入剖析:从故事中汲取的道德力量
《三字经儿歌故事》中的故事蕴含着很强的道德力量。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盏明灯,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像“融四岁,能让梨”这个故事,孔融四岁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弟弟,自己拿小的。这个故事教会孩子要懂得谦让。在孩子的生活中,这种谦让的品质非常重要。我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和小朋友抢玩具,我就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孩子听完后,就主动把玩具让给了小朋友。还有像“凡出言,信为先”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这些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把道德教育融入其中,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接受了道德的洗礼。这种道德力量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扎根,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第六章原文金句:经典语句背后的深远意义
《三字经》里有很多经典的金句,这些金句背后有着深远的意义。就拿“昔孟母,择邻处”来说吧,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体现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