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提纲正反面打印A4纸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是出现在非洲的南方古猿,距今约三四百万年(人类起源于非洲)。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晚期智人时期,出现了三大人种:白种、黄种和黑种人。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从西向东依次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一般我们把他们称为大河文明,他们的共同点有:①位置: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②经济:农业经济;③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和四大文明古国迥然不同的是海洋文明,其代表是古希腊文明,它位于沿海地区,工商业经济发达,政治上建立了古代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雅典)。
古埃及:①尼罗河流域(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②文明代表: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③文字:象形文字(P46第8课 )。
古巴比伦:①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生活着苏美尔人;②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实现了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③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以眼还眼,以牙还牙);④文字:楔形文字(P46第8课 )。
古印度:①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雅利安人;②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吠舍(农门、商人)-首陀罗)。种姓制度激化社会矛盾,给印度后来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③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P41第7课 )。④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P47第8课 )。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西方文明之源是古希腊,海洋(爱琴海)文明的代表。古希腊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进入城邦时代,著名的城邦有雅典和斯巴达(城邦实质上是一些小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6世纪,雅典发展成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伯利克里全盛表现:①政治: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②经济:工商业经济发达,广泛使用奴隶;③文化: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民主。评价:积极: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绩;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基础。消极: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少数人的民主
斯巴达:崇尚武力,军事独裁统治。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古丝绸之路终点)
公元前509年(公元前6世纪后期),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通过与迦太基进行的三次布匿战争实现;
公元前1世纪,出现严重社会危机,奴隶主代表凯撒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但被刺身亡;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
二世纪左右,罗马发展到最大规模(东西南北四至),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P38第6课 )
395年,罗马分裂成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消灭(P32第5课 )。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建立
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国实现统一,六、七世纪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在改革派的支持下进行改革,称大化改新。(中国唐太宗时期)
大化改新:①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分给农民土地,收取赋税
意义: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明治维新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六七世纪,阿拉伯半岛矛盾丛生,穆罕默德最终带领人民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第一圣地)创立了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P48第8课 )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在此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元年:622年);
630年,重新征服麦加,接受伊斯兰教,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实现统一。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欧洲的封建社会)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的奴隶社会随之终结,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日耳曼人在此建立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查理·马特改革)。改变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领主服兵役。(以土地为纽带而连为一体)(无条件赏赐——有条件分封;条件:为领主服兵役。)意义:在西欧形成了严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