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资料.doc

发布:2017-02-04约3.07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一) 石油类型 海相石油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饱和烃占石油的25%~70%,芳烃占总烃的25%~60%。陆相石油以石蜡型为主,部分为石蜡-环烷型,饱和烃占石油的60%~90%,芳烃占总烃的10%~20%。 (二) 含蜡量 陆相石油的分析资料,含蜡量普遍大于5%,一般为10%~30% ,个别可达40% 以上,而海相石油含蜡量均小于5%,一般仅为0.5%~3%。 (三) 含硫量 海相石油一般为高硫石油,而陆相石油一般为低硫石油。海相1% ,陆相1%。 (四) 微量元素钒、镍的含量和比值 海相石油中钒、镍含量高,且V/Ni1;而陆相石油中钒、镍含量较低,且V/Ni1。海相石油富含钒卟啉,而陆相石油富含镍卟啉。 (五) 碳稳定同位素分布 海相石油的δ13 C 值一般大于-27‰,而陆相石油的δ13 C 值一般小于-29‰。不同时代海、陆相石油的δ13 C 值可有一定幅度的变化,但两者的差别仍是存在的。 2.聚集型天然气及其特点: 气藏气:是指在圈闭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单独天然气聚集。特点巨大的非半生气是其主体,但气藏气也可以存在于油气田中,在横向或纵向上与油气藏有一定的联系。 气顶气:指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位居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在分部和成因上与石油有密切联系,重烃气含量大于5%,个别高于甲烷,少有小于5%的。 凝析气:在地下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凝析油因逆蒸发作用而气化或以液态分散于气中,呈单一气相存在,称为凝析气。特点是凝析气踩出后因地表温度压力较低,凝析油一液态析出,与天然气分离。 3.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沉积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沉积作用对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分选、磨圆、填集的杂基含量等方面都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1)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长石砂岩比石英砂岩储集物性差。其原因是: ①长石的润湿性比石英强,,,,导致渗透率变小;,,,,,,,,, (2) 岩石的结构 碎屑岩沉积时所形成的粒间孔隙的大小、形态和发育程度主要受碎屑岩的结构的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不仅与粒径有关,,分选差的碎屑岩,,,而且也降低了渗透率。 (3) 杂基含量 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各种因素中,0. 0315mm 的非化学沉淀颗粒。杂基含量是沉积环境能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一般杂基含量高的碎屑岩,分选差,平均粒径较小,喉道也小,孔隙结构复杂,储集物性差。因此,杂基含量是影响孔隙性、渗透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成岩后生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成岩后生作用贯穿成岩过程的始终, (1) 它包括早期机械压实和晚期的压溶作用。机械压实作用是指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岩 石逐步致密化的过程。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成岩作用的早期,3000m 和特征明显。压实作用使砂岩储集层的孔隙度迅速减小,, 减的速率不同。如粘土杂基含量高的砂岩,, 减速率小。 压溶作用是指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Si、Al、Na、K 等造岩元素转入溶液,,, (2) 胶结作用是碎屑颗粒相互联接的过程。松散的碎屑沉积物通过胶结作用变成固结的岩石。胶结作用总体上使储集层物性变差。 胶结物的成分和含量是两个重要因素。碎屑岩胶结物的成分有泥质、钙质、硅质、铁质、石膏质等。一般说来,-泥质胶结的岩石较疏松,,-铁质或铁质胶结的岩石致密,,,,,;, (3) 在地下深处由于孔隙水成分变化,,, 4.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性的主要因素: 1. 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即介质的水动力条件,是影响碳酸盐岩原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碳酸盐 岩原生孔隙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是粒间孔隙和生物骨架孔隙。这类孔隙的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粒屑的大小、分选程度、胶结物含量以及造礁生物的繁殖情况。因此,水 动力能量较强的或有利于造礁生物繁殖的沉积环境,常常是原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 的分布地带。主要有台地前缘斜坡相、生物礁相、浅滩相和潮坪相等。在水动力能量低的环境里形成微晶或隐晶石灰岩,由于晶间孔隙微小,加上生物体少,不能产生较多的有机酸和CO2,因此不仅在沉积时期,就是在成岩阶段要形成较多的次生溶孔也是比较困难的。 2. 成岩后生作用 (1) 溶蚀作用 碳酸盐岩孔隙的形成和发育与地下水的溶解作用和淋滤作用关系密切,这是由碳酸盐岩的易溶性所决定的。地下水因溶解带走了易溶矿物是造成溶蚀孔隙、孔洞的原因,也是溶蚀裂缝扩大的原因。 碳酸盐岩结晶矿物的溶解度取决于它们本身的性质、地下水的溶解能力以及热动力条件。 岩石的矿物成分不同其溶解度也不同。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度取决于水中CO2 的含量、地下水的温度和硫酸钙的含量等。 (2) 重结晶作用 指碳酸盐岩被埋藏之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