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放大电路负反馈.ppt

发布:2018-07-06约4.93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xfhd 3- 例6:判断如图电路中RE3的负反馈作用。 +UCC T1 T2 T3 RB1 RC1 RB2 RC2 RB3 RC3 RE3 ui ube1 uf ie3 ie3 uf ube1=ui–uf uc1 uc2 ib3 ie3 电流串联负反馈,对直流不起作用。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 放大倍数的分析 方法一:当电路比较简单时,可直接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 RC RB1 RB2 RE1 RE2 CE C2 C1 +UCC uo ui UBE IE UB UE 例: 放大倍数稳定性的比较: ?=60时, Ao =-93 ?=50时, Ao =-77 ?=60时, AF =-19.4 ?=50时, AF =-18.6 无负反馈时: 有负反馈时: RB1=100k? RB2=33k? RE=2.4k? RE1=100? RC=5k? RL=5k? ?=60 EC=15V rbe=1.62 k? 性能比较: 结论: (1) 输入电阻提高了。 (2) 放大倍数减小了,但稳定了,即受晶体管的影响减小。 无RF 有RF 放大倍数 -93 -19.4 输入电阻 1.52k? 5.9k? 输出电阻 5 k? 5 k? RB1=100k? RB2=33k? RE=2.4k? RE1=100? RC=5k? RL=5k? ?=60 EC=15V rbe=1.62 k? 方法二:从负反馈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的公式出发。 先计算Ao和F 。 计算AF。 RC RB1 RB2 RE1 RE2 CE C2 C1 +UCC uo ui UBE IE UB UE 例: F?- 0.1 / (5//5) =-0.04 RB1=100k? RB2=33k? RE=2.4k? RE1=100? RC=5k? RL=5k? ?=60 EC=15V rbe=1.62 k? 与方法一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方法三: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 RC RB1 RB2 RE1 RE2 CE C2 C1 +UCC uo ui UBE IE UB UE 例1: 若(1+ ? )RF rbe, 则 与方法一比较: 在深度负反馈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 RB +EC C1 C2 RE RL ui uo 例2:射极跟随器 性能: (1)放大倍数? 1 (2)输入电阻大 (3)输出电阻小 反馈形式:电压串联负反馈 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 若 (1+ ? )R′L rbe , 则AF ?1 因为uf = uo,所以F= uf / uo=1 (1)用公式: (2)用反馈放大器 进行计算: AF = 1/F ? 1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基本放大 电路Ao 反馈回电路F ? + – 反馈电路的基本方程 一、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Ao 开环放大倍数 AF 闭环放大倍数 反馈深度 定义: 同相,所以 则有: 负反馈使放大倍数下降。 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稳定性提高。 (2) 中, (1) (3) 若 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 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放大倍数只与反馈网络有关。 二、改善波形的失真 Ao ui uo 加反馈前 加反馈后 uf ui ud Ao F + – ? 改善 uo uo 三、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 1. 串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加: 2. 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例如:射极输出器 理解:串联负反馈相当于在输入回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故输入电阻增加。 理解:并联负反馈相当于在输入回路中并联了一条支路,故输入电阻减小。 3. 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减小: 例如:射极输出器 理解:电压负反馈目的是阻止?uo的变化,稳定输出电压。 放大电路空载时可等效右图框中为电压源: 输出电阻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反之亦然。 ro eso uo RL 理解:电流负反馈目的是阻止?io的变化,稳定输出电流。 放大电路空载时可等效为右图框中电流源: 输出电阻越大,输出电流越稳定,反之亦然。 4. 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加: ro iso io RL 四、对通频带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通频带宽度增加: f A Bo ?Ao? ?AF? BF 第六章 结束 模拟电路 * *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负反馈 模拟电路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6.1 反馈的概念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 分析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1 反馈的概念 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