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发布:2017-08-06约4.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青阳县庙前镇 王祥 2011年6月 近年来,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三级联创”活动为主线,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的宗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但是,在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也出现不少新问题、新现象,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以与时俱进的观念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妥善加以解决,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及分析 庙前镇为青阳县西片中心集镇,毗邻九华山风景区,镇域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全镇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1.8万,全镇共有20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9个,街道党支部1个,镇直单位支部11个(含支部加协会模式的夕阳红老龄协会党支部)。2011年初,全县共有党员907名,平均年龄52岁;女党员158名,占党员总数17.4%;村党支部书记8名、主任6名,书记、主任“一肩挑”3名,流动党员39名。 近年来,全镇各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这些先进党支部发挥着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人民做出良好表率,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当前农村党建工作面临前了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一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弱化。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最普遍的问题是农村党员文化层次偏低,年龄结构老化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的现象较为突出。全镇907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共有162人,占17.9%,45岁以上的达到583人,达64.3%。个别村党支部几乎成了老年人支部。如星星村96名党员,平均年龄58岁,35岁以下的党员6人,仅占6.25%,45岁以上的党员有73人,占76%。农村党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542人,达59.6%。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带来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显现,各村党支部普遍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 农村发展新党员难一直是个普遍性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家里留守的只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后备人选匮乏。导致问题有二:一是党员大会到会率不足;二是到会大多数是老党员,有的文化层次偏低,有的年龄偏大,只能是到会听会,会后难以贯彻落实,更谈不上如何发挥作用。 2、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不够,党组织战斗力不明显 客观地说,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多数党员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践中,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因循守旧型。受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体制思维方式影响,部分党员对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缺乏正确理解,用老眼光、旧观念看问题,不能接受新鲜事物。有的甚至不信科学信迷信,热衷于求神拜佛;知识匮乏型。由于文化知识所限,缺乏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当前农村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深感力不从心,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意识淡泊型。宗旨意识淡泊,党性观念退化,不讲奉献,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甚至连参加支部党员活动、开党员大会都要讲条件;信念动摇型。有的党员思想消极、方向迷失,对当前经济转轨时期一些问题不能正确看待,对党的先进性产生怀疑,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尽管不是主流,但也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最迫切的问题是农村党员干部利益保障不到位,村干部存在后顾之忧 我镇目前现有固定补贴制村干部36人。2010年度共发放村干“三位一体”补贴374542元,年人均约10404元。现行村干部“三位一体”待遇激励机制对提高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改善村干部生活待遇发挥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干部工资标准及总体水平偏低。全县村级规模调整后,村级规模显著扩大,村级事务明显增多。但是,繁重的工作任务与现实待遇水平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目前,村干部的年工资水平相比农村普通劳动力务工工资收入差距较大(以2010年度村干日均补贴收入不超过30元,而当地农村普通劳动力从事手工业或建筑小工日工资收入已突破60元)。村干部都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和经济支柱,待遇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的经济状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