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物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晨雾弥漫 B.滴水成冰 C.霜打枝头 D.冰雪消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A.雾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是水遇冷形成的冰,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短语)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短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来解释的是()
A.坐井观天 B.雨后彩虹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AD.坐井观天、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D不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过小水珠折射后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A.将一块压缩饼干带至月球 B.将菜刀表面磨锋利
C.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些 D.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性质,质量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无关,所以将一块压缩饼干带至月球、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些、将泥团捏成小动物,物体的质量都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
B.将菜刀表面磨锋利,磨刀时,有一些铁屑被磨掉,所以质量减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例子中,与其它的运动形式不同的是()
A.猎豹奔跑
B.花香扑鼻
C.车流滚滚
D.飞船翱翔
【答案】B
【解析】
【详解】猎豹奔跑、车流滚滚、飞船翱翔都是宏观的机械运动,花香扑鼻是微观的分子扩散现象,故B与ACD的运动形式不同。
故选B。
5.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三峡水电站发电时,其能量的形式转化是()
A.内能转化电能 B.光能转化为电能
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电站发电是利用水从高处落下时的机械能带动转子转动,切割磁场产生电流,从而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长度时,刻度尺选择分度值越小越好 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只要方法得当则可消除测量中的误差 D.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可继续使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测量长度时,刻度尺选择合适的分度值,并不是越小越好,故A错误;
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垂直于尺面,故B错误;
C.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C错误;
D.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可使物体对齐整数刻度继续使用,故D正确。
故选D。
7.晚上照镜子时,灯应照射什么位置更容易看清自己的脸呢?小明关闭房间里的灯,用手电筒试了试。“用手电筒试了试”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与合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晚上照镜子时,灯应照射什么位置更容易看清自己的脸呢?这属于实验过程中的提出问题;接下来,小明关闭房间里的灯,用手电筒试了试,这是小明进行实验操作去探究。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天宫课堂”第三课在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了精彩的太空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刘洋讲课时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
B.刘洋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音调很高
C.在“问天实验舱”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D.地球上的学生听到刘洋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声音可传递信息和能量,刘洋讲课时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刘洋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度很大,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问天实验舱”里有适合航天员居住的环境,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m/s,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上的学生听到刘洋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D错误。
故选A。
9.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科版八年级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