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最新公文格式大全.ppt

发布:2016-11-15约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文格式及规范 主讲人:州政府办公室秘书三科 马传勇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解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原1996年5月3日中办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8年8月24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本次内容主要以解读新《条例》格式为主。 《条例》与原条例、办法的主要区别 (格式方面)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了统一。 比如:新《条例》之前,党的机关既有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的,又有机关全称加括号标注文种名称的;行政机关既有上行文的版式,又有下行文的,还包括不加“文件”二字的特定公文版式等等,存在党政机关格式不一、叫法不一等现象,新《条例》要求,公文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第十条),使其走向一致。 取消了主题词; 行政公文必须署发文机关名称。 什么是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专指法定(主要)文种外形结构的组织与安排,以及公文的书写、字体、用纸的规格和样式等,公文格式是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组织约束力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区别公文与一般文章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提高办文效率的重要手段。《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是公文格式的国标。 公文格式标准化的意义 1.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体,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规范的公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提高公文质量和美观等,不规范的公文则会造成各种谬误,影响严肃性和作用,有时还会造成重大失误等(这些事例网络上较多)。 2.公文格式标准化是公文处理工作本身所需要的。 公文格式的构成要素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 公文的排版形式 排版形式指公文各组成要素在文件版面上的标印格式。 公文的汉字从左至右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书写习惯排印。 用纸幅面规格: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长297MM、宽210MM。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为:公文用纸天头37MM+1MM,公文用纸订28MM+1MM,版心尺寸156MM*225MM(不含页码)。 正文用3号仿宋字体,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组成要素要齐全清楚、排列科学、眉清目秀、符合标准。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字体字号 发文机关标识使用2号小标宋体字;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 发文字号、签发人、主送机关、附注、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 页码 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和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 A4纸型的表格横排时,页码位置与公文其他页码保持一致,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 公文中计量单位的用法应当符合GB 3100、GB 3101和GB 3102(所有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应当符合GB/T 15834,数字用法应当符合GB/T 15835 。 公文各要素及排版形式 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一)眉首的定义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公文眉首。 眉首的内容 公文份数序号;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字号; 签发人。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密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份号、秘级和保密期限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置于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非涉密公文为了工作便利,也可编印顺序号。 (2)秘级和保密期限: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保密期限是对公文秘密等级时效规定的说明。 紧急程度 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标注“特急”、“加急”;紧急电报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如图所示 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表明公文的作者,他是发文机关制作公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