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拟实验箱教案1.doc

发布:2019-02-02约8.36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 WORD格式整理 实验一、仪嚣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复习万用表的使用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 3.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4.了解实验箱、及实验输模块。 二、实验内容 1.函数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的使用 步骤: 1)给所有的仪器通上电源。 2)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调幅值Ui为1V,频率f 为1000KHz的正弦波、三角波及其方波信号。 3)分别接到示波器,读出相应的幅度,及频率,并画出波形(注意调节幅度旋钮及时间旋钮,保证观察的波形最佳状态) 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 波形 周期T(S) 频率f(Hz) 幅值UOPP(V) 示波器所示波形 正弦波 方波 三角波 2.实验箱的使用,及万用表的复习 步骤: 用万用表测量实验箱所提供的电源电压 2)整理数据,按下表要求填写 实验箱提供电压 万用表的量程 指针的格数 实际测量的值 实验二、二极管及三极管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PN结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 2.掌握用万用表识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电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接入正向电压导通,正向电阻很小,接入反向电压截止,反向电阻很大。 三极管可以近似认为是由两个PN结构成。 万用表内部存在电源,由于红表笔接内部电源的负极,黑表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 三、实验内容 1.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步骤: 1)调好合适的万用表的欧姆量程,注意调零 2)测量正向电阻,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的P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N极,读出读数 3)测量反向电阻,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的N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P极,读出读数 4)整理数据,按下表要求填写 量程 指针读数 结果 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2.三极管的电极识别 步骤: 1)调好合适的万用表的欧姆量程,注意调零 2)用万用表的黑表笔固定某三极管某一电极,用红表笔测量另两个电极,观察红表笔转换时万用表指针的变化: a.万用表指针指示,所有阻值非常小,并读出确切数值,则黑表笔所接为基极(B)(NPN型),阻值较小时,红表笔所接为发射极(E),否则为集电极(C) b.万用表指针指示,所有阻值趋于无穷大,用黑表笔固定另外一个电极,重复上面步骤。 c.万用表指针指示,一阻值趋于无穷大,另一阻值非常小,则用红表笔固定该三极管某一电极,重复上面步骤。 3)整理数据,并填写下表 型号 发射结电阻 集电结电阻 管子类型 基极所接表笔 正 正 反 反 正 正 反 反 实验三、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三极管的输入特性 2.掌握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原理: 输入特性:当UCE不变时,输入回路中的电流IB与电压UBE之间的关系。 输出特性:当IB不变时,输出回路中的电流IC与电压UCE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内容 1)输入特性的测量 步骤: 1.按右图连接线路 2.改变VBB的电压从0V~2V变化,用万用表测量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用直流电流表测量对应的基极电流。 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画出输入特性曲线。 UBE(V) 0V 0.2V 0.4V 0.7V 1V 1.2V 2V IB(mA) 2)输出特性的测量 1.按右图连接线路 2.设IB=0mA,改变UCE的电压值(从0V~12V改变),用直流电流表测量对应的集电极的电流。 3.设IB=20uA,80uA,重复步骤2。 4.整理数据,填写下表,并画出输出特性曲线。 IB(uA) 0 20 80 UCE(V) 0 2 4 8 0 2 4 8 0 2 4 8 IC(mA) 实验四、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3.理解电压放大倍数 4.学习并熟练掌握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静态工作点确定:当外加输入信号为零时,在直流电源VCC的作用下,三极管的基极回路和集电极回路存在着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这些直流电流和电压在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各自对就的一个点。 电压放大倍数:输出信号没有明显失真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之比。 三、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步骤 1)按右图连接线路图。 2)调整RP为某一值,用万用表监测使VCE=6V ; 3)按照下表,用万用表测量各个值VBEQ,VCEQ,Rb 4)整理数据,并计算出IBQ、ICQ的数值 测量值 计算值 VBEQ VCEQ Rb(KΩ) IBQ ICQ β 2.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 步骤 1)重复内容1的步骤1)、2) 2)将信号发生器调到频率f=1KHz,幅值Ui=5mV左右,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Vi。 3)用示波器观察Vi和Vo端的波形,并比较与输入端的相位 4)按照下表改变Vi的幅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