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做科学实验.doc

发布:2017-01-07约1.51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做科学实验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做科学实验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金罗镇水峪小学 郭国珍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可见,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教师应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既主动又规范,既积极合作又感到愉悦,让学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教师应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合理的指导。 一、定好“标”。实验的目的就是实验的标。只有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定目标是学生实验前的重要环节。一节实验课有其最基本的目标、也有其特殊目标及创新目标。有教师为学生定的目标,也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定的目标,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实验目标,既要合理,又要让学生对其具有探究价值。例如:燃烧的实验,教师可先收集学生对燃烧方面的求知欲望,了解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为什么会燃烧?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等,然后把学生对燃烧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归类,并对各种目的的实验做全面的分析,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出适合自己情况的实验目标,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设想定出有创新意义的目标,并和老师一道进行探究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 二、定好“序”。实验的操作过程要清楚。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的顺序。这个“序”包括两方面,一是实验器具和材料的准备、使用、操作程序。二是实验步骤的安排有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解决什么问题后解决什么问题,实验时解决一个问题后应怎样记下现象和结论等。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顺序,但他只要是围绕目标,实验以前设计的实验顺序可行、合理,只要符合实验操作规程的顺序,就应给予支持。学生设计实验顺序的过程也是学生培养预见能力的过程,是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的锻炼过程。 三、定好“法”。即常规操作原则。其中也包括实验需掌握的操作方法和各种仪器使用时所应注意的事项。一是要让学生知道实验器材的名称、作用、性能等,清楚它宜与哪些物品接触,不宜与哪些物品接触,它的主要功能、常用功能是什么等;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各种实验器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其操作不当会出现的危害,有些器具和材料的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哪些实验事故,如燃烧池、石棉网等 如果用后用手直接去拿会出现什么后果等等,像这样一些有一定危险性的器具或实验材料要让学生在十分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法”定好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才会规范,其实验事故才能有效避免,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器具、器材的损坏。 四、定好“调”。即让学生明确实验应该达到的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