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物理第3章抛体运动章末总结学案鲁科版必修63.pdf

发布:2019-10-19约3.3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 章 抛体运动 章末总结 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都遵守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将运动合成与分解时要注意区分合运动与分运动,合运动是指物体的实际运动。分解时常按实 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2.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 等时性 各个分运动与合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经历时间相等 独立性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互不影响 等效性 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3.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 例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 1 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 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 R( R 视为质点 )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 y 轴重合,在 R 从坐标原点以速度 v0 =3 cm/s 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 x 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 1 (1) 同学们测出某时刻 R 的坐标为 (4 ,6) ,此时 R 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cm/s ,R 的加速度大小为 2 ______cm/s 。 (2) R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 ______ 。 解析 (1)小圆柱体 R 在 y 轴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有 y =v0t y 6 则有 t = = s =2 s , v0 3 在 x 轴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2 2x 2 ×4 2 2 有 x = at ,解得: a = 2 = 2 cm/s =2 cm/s , 2 t 2 2 2 2 2 则此时 R 的速度大小: v = v0 +(at ) = 3 +4 cm/s =5 cm/s 。 (2) 因合力沿 x 轴,由合力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来判断轨迹示意图是 D。 答案 (1)5 2 (2)D [ 针对训练 1] ( 多选 ) 一质量为 2 kg 的质点在如图 2 甲所示的 xOy 平面内运动,在 x 方向的速度— 时间图象和 y 方向的位移—时间 ( y -t ) 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此可知 ( ) 图 2 A. t =0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12 m/s B. 质点做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 C. 前 2 s ,质点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10 N D.t =1 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7 m/s 解析 由 v -t 图象可知,物体在 x 方向上的初速度为 12 m/s ,而在 y 方向上,物体做速度为- 5 m/s 的匀速运动, 故在前 2 s 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物体的初速度为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的合速度, 2 2 则初速度大小: v0 = 12 +5 m/s =13 m/s ,故 A 错误, B 正确;由 v -t 图象可知,前 2 s ,物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