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烷基化技术 字 投稿:钟凙凚.doc

发布:2018-07-06约1.01万字共10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烷基化技术 9674字 投稿:钟凙凚 烷基化反应: 用烷基取代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包括某些官能 团或碳架上的氢原子,均称为烷基化反应。 引入的烷基包括: 饱和的、不饱和的烷基 脂肪的、芳香的烷基 含有各种取代基的烷基 C2H5OH CH3CH2Br CH3I NaOH C2H5OCH3 CH3CH2NH2 HI HBr NH3 (过量) C2H5Cl AlCl3 C2H5 HCl 常用烷基化剂: ? 卤代烃、硫酸酯、芳磺酸酯、环氧烷类。 ? 醇类、醚类、烯烃、甲醛、甲酸等。 常用被烷基化物:醇、酚、氨及胺、芳烃及活性亚甲 基化合物等。 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被烷基化物的结构 ? 烷基化剂的结构及离去基团的性质 ? 催化剂 ? 溶剂 应用: 永久性烷基化 保护性烷基化 止泻药地诺芬酯中间体(1)的合成: Br CH2CN Br2 CN CHCN C H /无 水 AlCl 6 6 3 (1) 萘夫西林中间体β-乙氧基萘甲酸的合成 : COOH OH (C2H5)2SO4 KOH COOK OC2H5 C2H5HSO4 H2O 抗心律失常药盐酸普萘洛尔的合成: OH CH2 CHCH2Cl O C5H5N OCH2CHCH2Cl OH H2NCH(CH3)2,NaI OCH2CHCH2NHCH(CH3)3 OH HCl,C2H5OC2H5 OCH2CHCH2NHCH(CH3)3 OH HCl (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 ) 第一节 氧烷基化 一、卤代烃为烷基化剂 Williamson合成 : 醇或酚在碱(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存在 下,与卤代烃反应生成醚的反应称为Williamson合成。 该反应用于引入分子量不太大的烃基 。 应用最广泛,原因:①性质活泼;②容易制备 RO H + B RO + HB X R ‘X + O R R ‘O R + 1、醇或酚的影响 醇:醇的酸性较弱 活性小的醇:先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作用制成醇钠,再 烷基化; 活性大的醇:可在反应中加入氢氧化钠等碱作为去酸 剂。 CH3ONa ClCH2COOCH3 CH3OH/pH8~9 64~66 ,3h CH3OCH2COOCH3 (88.4%) Ph CH Ph Ph CH O H + ClCH 2 CH 2 NMe 2 HCl Ph NaOH / 二 甲 苯 Br + N aO CH 2 CH 2 N Me 2 二甲苯 Ph CH O CH 2 CH 2 N Me 2 Ph 苯 海 拉 明 ( Diphenhydramine) 酚:酚酸性比醇强。 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得到高收率的酚醚。 操作时,可用NaOH形成酚氧负离子,或用碳酸钠(钾) 做去酸剂。 Br HO OH PhCH2Cl/Me2CO/KI/K2CO3 Br PhCH2O OCH2Ph 2、卤代烃的选择 卤代烃的活性: 烃基相同时:RF 制备脂肪醚混合醚(2)时,应选用如下方法: CH3 CH3 C ONa CH3 CH3CH2CH2Br CH3 CH3 C OCH2CH2CH3 CH3 (2) 制备芳基-脂肪混合醚(Ar-O-R)时,一般应选用酚类与 脂肪族的卤代烃反应。 例如:镇痛药邻乙氧基苯甲酰胺的生产: CONH2 EtBr/NaOH 80~100 CONH2 (75%) OEt OH 3、碱和溶剂 醇的O-烃化 :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钠等强碱。 溶剂:极性非质子性溶剂如DMSO、DMF等。 酚的氧烃化: 碱:氢氧化钠等强碱、碳酸钠(钾)等弱碱。 溶剂:水、醇类、丙酮、DMF、DMSO、苯等。 苯氧乙酸的工业生产 苯氧乙酸本身为用途很广的杀菌剂,同时也是重要的化 工中间体,在医药工业可用于制备头孢唑啉、苄胺青霉素V 和海巴青霉素、氯酯醒等。 反应过程: OH NaOH 2ClCH2COOH Na2CO3 ONa ClCH2COOH ONa H 2O 2ClCH2COONa H2O CO2 OCH2COONa NaCl OCH2COONa HCl OCH2COOH NaCl 流程方框图: 氯乙酸 碳酸钠 中和 盐酸 液碱 苯酚 缩合釜 酸化 过滤 洗涤 废水处理 甩干 干燥 产品 反应过程: 1.投料 2.反应 3.酸化 4.过滤 5.洗涤 6.烘干 投料比(质量): 苯酚:15%液碱:氯乙酸:水:碳酸钠=1:3:1:0.5: (0.56~0.60) 苯酚的分子量为94,氯代乙酸的分子量为96.5,所以当其 质量比为1:1时,摩尔比也几乎为1:1 (三)操作过程 在搪玻璃缩合釜中先投入苯酚和15%的液碱,开启搅拌 在此同时往中和釜内投入氯乙酸和水,搅拌溶解后,分批加 入碳酸钠中和,中和结束后,将料液以细流状放入缩合釜。 搅拌下升温至回流4~5h,取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