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PPT

发布:2018-11-16约3.46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沿海第一崖滩长廊 地理景观:不但能增长学生知识,给予学生美的享受,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①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③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 ④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2015年3月常特曰: 高考地理试题当前走向 (一)降低整体难度 (二)强化区域背景 (三)突出主干知识 (四)关注社会热点 (五)重视信息解读 (六)强调知识运用 (七)提倡辩证思维 (八)体现学习能力 (九)保持结构稳定 (2015浙江文综—3、4)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 景观图:用照片、图片、绘画等展示地理事物 以地理景观图为切入点来考查学生地理观察能力、信息的提取能力、地理空间的思维能力、地理特征描述能力、分析判断和正确评价能力,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地理景观图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 一、地理景观图的分类 类 型 典型的代表 地质地貌景观图 名山、典型地质地貌现象 天气气候景观图 台风、锋面 自然灾害景观图 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 生物群落景观图 典型的动植物和自然带景观 聚落景观图 标志性建筑 农业景观图 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等 工业景观图 采矿、生产车间等 交通景观 桥梁、道路形态(如“之”路) 人种外貌景观图 不同人种的图片 民族风情景观图 民族特色图片(中国结) 名胜古迹景观图 典型名胜照片 景观图的判读步骤 读图名,确定关键的地理要素或地理现象 空间定位 用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提取与设问信息匹配,调动知识分析 (2015浙江文综)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 根据图名和材料,确定景观图所表达的主题是何种地理要素或现象 (2015浙江文综)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 ①找联系 ②说差异 ③探变化 ④析成因 分析地理特征 (2015浙江文综)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 3. 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提取与设问信息匹配,调动知识分析 (2015浙江文综)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提取与设问信息匹配,调动知识分析 【2014年安徽高考】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10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地理现象 空间定位 整体分析 抓关键信息 启示:教学不能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 (2013年福建卷)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9.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流体的移动沉积物形状相似: 迎风——缓坡——侵蚀 背风——陡坡——沉积 启示:要研究前几年其他省区新型高考题。 【做法】----“五有” 一、有规划----重点对地质地貌、自然带、聚落的景观图有规划的复习。 二、有问题----以问题促进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思维,同时要给予充足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三、有回顾----在区域复习和讲题时,以典型的景观图帮助学生回顾区域知识和分析。 四、有比较----不同区域的同一类型景观和不同区域的不同景观的比较。 五、有兴趣----关注热点,晒晒我们考察过地点的景观图,增加师生地理素质。 【做法】“五有” 一、有规划----重点对地质地貌、自然带、聚落的景观图有规划的复习。 类 型 2015年高考题 2014年高考题 地质地貌景观图 (2015·福建卷)1,(2015·安徽卷)23-24,(2015·江苏卷)7-8,(2015·北京卷)4-5, (2015·浙江卷)3-4 [2014·安徽卷]31-32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44 [20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