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教育文档 .pdf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教育文档--第1页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总结报告
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六年多,这是一次集课程
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
用等改革于一体的全面变革。随着课程教材的全面使用,课
程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但矛盾和问题同时开始暴露,有些
问题源于课程内部,包括由于教师对新教材的不适应所带来
的负面影响;也有些是非课程因素所致,这些矛盾和波折是
改革中的必然现象。
教师们对新教材的感受最真切,以他们的视角比较新旧教
材,能从实践层面更真实地认识课程,更及时地发现新课程
的优势与不足。
一、实验现状总结
2019年秋季起高密市进入国家新一轮课改实验,我们强化对
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标准》,
学习上级领导有关课程改革的讲话及有关课程专家的论著,
通过听专题讲座、组织讨论座谈、外出听课、学习等多种学
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课程改革的意
义、目标、途径和方法,建立起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观、
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
新教材,领悟新教材体现的新教学理念,并初步了解所有学
第1页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教育文档--第1页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教育文档--第2页
科新教材体系,明确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和教学实施建议。广
大教师学新课程标准,用新课程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了解自
己所任年级段学科的课程标准内容,并能进行体现新课程标
准、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实践。以下是通过对教师的调查问
卷整理出的目前的实验现状。
1.教师对《标准》的了解。
《标准》作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是新课程的标志。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四
大依据,《标准》虽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基本相同,但从
体例到内容两者都有明显的差异。
在对课程标准熟悉程度的调查中,36%的教师表示自己仔细
阅读、思考过课程标准;62%的人大致浏览过,认为是初步
了解;认为自己不了解课程标准的仅占2%,而且教师熟悉课
程标准是因为参加过新课程培训,并为了应付相应的考试。
教师普遍认为,与“大纲”相比,“标准”留给教师的创造
空间更大、弹性更强;“标准”强化指导意义,弱化了操作
意义。“大纲”时代,“依纲靠本”是教师教学的准则,“大
纲”按年级详尽地列出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师就是执
行者,而“标准”是粗线条的,按制订者的愿望,“可以发
挥教师的创造性,彰显教育个性,也迫使教师研究教学内容,
探索教学艺术、获得素质提升”。然而,据我们的调查,
“标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性作用远远没有达到上述
第2页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教育文档--第2页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家报告-教育文档--第3页
境界。
由于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任务繁重等主客观原因,教
学中课程标准的作用并未真正发挥,而“创造空间”“弹
性”反而成了大部分教师教学工作的障碍。使用“粗线条”
的课程标准做指导,教师普遍感受教学“很累”。
2.对新教材的认同性。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许多教师认为课程标准是虚的,教材才
是实的,因为教师认识新课程的理念、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以
教材为主渠道。在他们眼里教材就像剧本,这出戏改成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