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试行)
本部分包含教材建设、科研、论文、获奖等方面的内容。计算本部分时,成果获得者必须署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未署名本院的不列入科研工作量计算范围。
为鼓励教职工走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列入科研工作量计算的论文论著或其它研究成果,必须符合本人所学专业大类(或交叉领域)与从事的职业(或现阶段所从事的学院工作)。教育研究与教材(教参)必须具有高职高专或其它类型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属性。
一、论文或艺术作品
1.计算公式:绩分×排名系数
2.说明
(1)排名系数参考排名系数表(附后)
(2)基本绩分(每篇/当量幅)见表1。
表1 论文或艺术作品绩分计算表
绩分 类 别 300 SCI、EI、SSCI、《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收录 200 SCIE、ISTP收录 100 本院指定的重点教育研究期刊* 80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D)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100 国家级一等 60 国家级二等,省部级一等 30 国家级三等,省部级二等 15 国家级入围,省部级三等,市级一等 12 省级入围,市级二等 8 市级三等 (3)公开发行报纸理论版的论文等同于相应级别学术刊物论文。
(4)同一篇论文或作品,按最高级别计算,但不重复积分(行政性组织的评奖与正式出版物刊登可重复积分)。对后取得高级别发表的论文,按当年积分计算方法予以追加。
(5)人文社科类论文每篇不低于2500字、科技类论文每篇不低于2000字。书法、艺术作品按相应的刊登版面量计,以滿一A4版面抵算0.8篇论文。0.5<篇幅量<1,按0.5系数折算,篇幅量≤0.5,按0.3系数折算。
二、学术著作、教材、指导书、画册等
1.任务含量:教材应符合大纲要求
2.计算方法:自己编写字数×类别系数
3.说明
(1)教材分公开出版教材、校内教材或讲义、指导书、教材的修订版等。
(2)校内教材或讲义、指导书编写必须事先履行有关报批手续。
(3)校内教材或讲义、指导书在计算绩分后,不再发放酬金。
(4)主编合计另加全书总字数的1/4,副主编合计另加全书总字数的1/8,主审按审稿字数的1/5计算。
(5)修订版教材按实际修订量计。
(6)类别系数见表3。
表3 学术著作、教材、指导书、画册等类别系数
类 别 每万字绩分 类别 每万字绩分 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著作 20 公开出版发行的编著 12 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 10 公开出版的指导书、
教参与其他书籍 7 出版物的修订版本 5 校内教材讲义指导书 2-10 校内修订版(修订部分) 2-5 注:所有商业行为出版物按校内教材、讲义、指导书计算。
(7)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及脚本、校内直录片等现代教育技术绩分,在按课程建设计划与要求完成整门课程的系列化、集成化制作并经验收后结算,其绩分按1~2分/课时计。
三、专利
1.计算方法:绩分值×排名系数
2.绩分值说明
发明专利:500;实用新型专利:150;外观设计专利:30。
四、教学、科研成果奖
1.计算方法:绩分值×排名系数
2.说明:
(1)教学与科研成果奖绩分见表4、表5。教学成果主要是指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具有整体性的教学建设获奖成果;科研成果主要是指各类纵向项目获奖或鉴定成果。
(2)以各级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成果与科研项目成果评奖为准,科研子课题(或子项目)按降一行政级别计。
(3)同一教学或科研成果以最高获奖等级计。对后取得高等级奖的成果,按当年积分计算方法予以追加。
表4 教学成果奖绩分表
折算量 一等(一类)奖 二等(二类)奖 三等奖 优秀奖 国家级 600 400 200 100 省部级 400 200 100 50 市级 120 80 40 15 学院级 30 20 10 表5 科研成果奖绩分表
折算量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鉴定)奖 国家级 2000 1000 400 200 省部级 1000 400 200 80 市级 200 100 60 20 学院级 50 30 15 五、教学竞赛奖
计算方法:按表6直接取值。
说明:教学竞赛主要指教师担任观摩课、课件比赛、毕业论文(设计)比赛等教学单项获奖。
表6 教学竞赛奖绩分表
折算量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国家级 160 100 60 省部级 80 50 30 市级 40 20 15 学院级 10 6 3 六、科研产品
1.计算方法:绩分值×排名系数
2.说明:科研产品绩分见表7
表7 科研产品绩分表
种 类 绩分值 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300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200 省级重点新产品 150 省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