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节__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v).ppt

发布:2017-03-07约2.86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反应方向的熵判据 熵的含义: 【课堂达标测试】 1 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室温下水结成冰。 2 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4、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熵增加反应;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 5、250C和1.01×105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 △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 * * 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 ①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②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③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④墨水(香水、汽油)扩散; ⑤食盐(NaOH、蔗糖等)溶解于水; ⑥自由落体运动等。 镁条燃烧;酸碱中和;铁器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就燃烧,锌与CuSO4溶液会自动反应生成Cu和ZnSO4等,这些过程都是自发的,其逆过程就是非自发的。 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就称为自发反应。 【归纳小结】 如何判断一个过程,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酸碱中和、镁条燃烧等这些一定条件下能自发发生的反应有何共同特点? 【思考与交流】 共同特点: △H O即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使体系能量降低,能量越低越稳定, △H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从能量角度分析它们为什么可以自发? 一般情况下, △H O即放热反应易发生自发反应。 能量判据(焓判据): 【归纳与总结】 一、反应方向的能量判据(焓判据) 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做功或者释放热量~△H ﹤0)。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进行倾向。 自发反应一定要△H O ? △H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自发反应不一定要△H O 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H= +37.30kJ/mol △H= +56.7kJ/mol △H= +74.9kJ/mol 结论: 在25℃,101KPa下,上述反应(△H > O) 能自发进行。 冰块融化 品红在水中扩散   你能解释蒸汽扩散和火柴混乱的真正原因吗? 蒸汽扩散 火柴散落 气态物质能通过分子的扩散自发地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火柴散落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 结论:在密闭条件下,体系从有序 →无序是自发的。 熵是体系混乱度的量度,即熵是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的,符号用S表示,单位: J?mol-1?K-1 。体系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小,熵值越小。 对于同一物质: S(气态)﹥S(液态)﹥S(固态)。 1、同一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较小,固态时最小。 2、固体的溶解过程、墨水扩散过程和气体扩散过程。 3、反应过程中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4. 生成气体的反应。 5. 升高温度。 导致混乱度增加的一些因素 火柴散落、墨水扩散过程混乱度如何变化? 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即混乱度增大,混乱度越大越稳定,△S 0 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从混乱度角度分析它们为什么可以自发? 【思考与交流】 【归纳与总结】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大于零(△S>0),这个原理叫熵增原理,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熵判据。 熵判据: 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方向转变的倾向。 混乱度增加意味着体系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