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WHO《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 四类 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 Ⅰ级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Ⅰ级 ( 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 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 ? 三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 Ⅱ级 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 Ⅱ级 病原微生物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二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Ⅲ级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微生物。 Ⅲ级 ( 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 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类 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 Ⅳ级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Ⅳ级 (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 病原微生物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级恐怖:埃博拉病毒狂夺人命 我国对具体病原微生物的分类详见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该名录除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标准除进行危害程度分类外,还规定了其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3rd edition - lab commissioning and certification - lab biosecurity concepts Biosafety: To promote the use of safe practices in the handling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n the laboratory during transportation in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Laboratory Biosafe ty Manual 1st edition 1983 1993 2003 2004 WHO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 translated into F, S, P, Ch, Ru - available on web, CD-Rom, hard copies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 由一级防护屏障(安全设备)和二级防护屏障(实验室设施)组合构成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1)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2)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3)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4)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1) BSL-1适合于已知其特征的、在健康成人中不引起疾病的、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危害性最小的生物因子(对应于我国GB危害等级Ⅰ类的微生物)的工作。 许多通常与人类疾病不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是条件致病性的,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在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的和免疫抑制的个体中引起感染。 对于在体内已经繁殖多代的疫苗株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无毒的。 枯草杆菌、格氏阿米巴原虫是符合这些标准微生物的代表。 BSL-1不需要特殊的一级和二级屏障、除需要洗手池外,依靠标准的微生物操作即可获得基本的防护水平。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1) BSL-1实验室安全设备的要求 BSL-1实验室 对高压灭菌器、离心机安全罩没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