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学习主题 第4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学习与探究 首 页 导 入 驻藏大臣的设置 台湾府的设置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清朝前期的疆域 1644年,清朝派遣官员入藏迎请五世达赖喇嘛来内地。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清朝官员陪同下,率随从3000人,从拉萨起程前往内地。1653年年底抵京,顺治皇帝在南苑会见五世达赖,并册封他为“达赖喇嘛”。 五世达赖喇嘛画像:清乾隆,纵76cm,横50.5cm。画面上的五世达赖右手举莲花,左手捧法轮。座前有二侍从喇嘛,右下角为蒙古汗王固始汗,双手合十,仰视达赖,曲腿坐于厚垫上,表现了五世达赖当时在西藏统治的崇高地位。背景是宏伟的布达拉宫,天空中五彩祥云上是红色的空行佛母与黄教祖师,下部是护法神婆罗门尊者。此画像构图疏朗,色彩淡雅,是18世纪西藏唐卡(唐卡是藏族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唐卡藏语本意为,写在布上的告示,后来专指把宗教或其他内容绘制在布或者丝绸上)中的优秀作品,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贡入清宫。 施琅:福建晋江人(一说河南固始县人),明末清初军事家。其子施世纶,曾任漕运总督,次子施世骠,领清军来台平定朱一贵。 《台湾府志》:清蒋毓英纂修,清康熙刻本。框高19.5cm,宽13.8cm。单鱼尾,左右双边。书名页题:“台湾府志,本府藏版”。无序跋。目录次行署“襄平蒋毓英集公氏纂,男国详祚校字”。此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台湾置府后首部府志。 巴勒喀[lè kā]什池:巴尔喀什湖。古称夷播海,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内流湖,在19世纪中期前原隶属中国清朝领土,隶属新疆省,但1864年被迫与沙俄签订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被沙俄强占。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湖成为哈萨克斯坦领土。 第13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驻藏大臣的设置 台湾府的设置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清朝前期的疆域 课堂小结 导入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1638.3.15~1661.2.5 1644~1661在位 皇太极太宗文皇帝第九子 清圣祖玄烨康熙帝 1654.5.4~1722.12.20 1662~1722在位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清高宗弘历乾隆帝 1711.9.25~1799.2.7 1735~1795在位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1678.12.13~1735.9.28 1722~1735在位 康熙帝第四子 清朝前期疆域和政区图(点击地名进入) 西藏 台湾岛 乌里雅苏台 新疆 京师 驻 藏 大 臣 的 设 置 清朝以前中原王朝加强与西藏交往的史实 1.唐太宗李世民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时称西藏为吐蕃(今藏族的祖先) 2.唐中宗李显时,金城公主入藏; 3.823年,唐蕃正式结盟; 4.元朝增设宣政院负责对藏族 地区军政事务的管理。 五世达赖觐[jìn]见顺治帝 五世达赖喇嘛画像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册封达赖、班禅 坛城 五世达赖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时进献的礼品,高29厘米,底径3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顺治帝给达赖五世的敕[chì]谕 颁于顺治十四年(1657),现藏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清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金印(现藏西藏扎什伦布寺) 清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这是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金印。金印文字内容:敕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印。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驻藏大臣衙门 驻藏大臣令牌 设置驻藏大臣 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为清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设正副各一员,副职称“帮办大臣”。雍正五年(1727)始置,至宣统三年(1911)、历184年驻藏大臣共83任,计57人(内有再任及三任者)。帮办大臣共52任,计49人。 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会同达赖监理西藏地方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任免,财政收支稽核,地方军队指挥,涉外事务处理,司法、户口、差役等项政务督察等。此外,并专司监督有关达赖喇嘛、班禅及其他大呼图克图(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拈(niān)定灵童、主持坐床典礼等事宜。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享有行政、军事、财政、外交和督办达赖班禅继承人事务。 进一步加强清廷对西藏的管理 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乾隆确立“金奔巴瓶”制 金奔巴瓶 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颁发两个金瓶(藏语音译为“金奔巴”),分别供奉在北京雍和宫和拉萨大昭寺,内装象牙签数支,为达赖、班禅“转世灵童”抽签选定使用。 “金奔巴瓶”制度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朱镕基会见第十一世班禅 “金奔巴瓶”制度防止了喇嘛教上层贵族对达赖、班禅继承人选择和确定的操纵。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原名坚赞诺布,1990年2月13日出生于西藏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