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景德镇陶瓷考察报告.doc

发布:2017-05-05约1.35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7 景德镇陶瓷考察报告 篇一:景德镇陶瓷市场调查报告 景德镇陶瓷市场调查报告 陶瓷是景德镇称都之源,纵观景德镇的历史, 就是一部以陶瓷发展史为主题的历史, 其瓷都地位和社会影响足以表明陶瓷在历史上对景德镇的巨大贡献。景德镇从汉代开始制造原始瓷器, 至今有 1700多年的历史。但近二十年来, 我们的陶瓷质量在国际上早已失去往日的风采, 唐、宋、明、清初时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设备, 陶瓷在质量、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先进国家同类产品相比,大部分产品差距仍相当大。我国建筑卫生瓷 6 0 - 7 0%是中低档产品, 日用瓷的单件创汇率仍远低于其他国家。国内许多日 用陶瓷企业的景况每日愈下, 建陶企业争相仓促上马, 争夺这个本来就是微利行业的利益, 结果出现大量产品积压, 质量、价格上不去, 这些都为陶瓷从业者们所共知。 一、 近年来景德镇的陶瓷业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景德镇陶瓷工业在产权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5年底东风、 人民、 建国、 艺术、 红旗、 为民、红光、 曙光等企业借鉴外地的经验, 结合企业的实际,实施以两权分离、 划小核算单位、 实行风险承包的改革试点, 同年成立了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在 8户陶瓷企业改革试点的基础上, 又以 20户陶瓷企业中推行以租赁特别是中长期租赁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继而在全行业推广; 2000年, 加快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 一批困难的国有陶瓷企业逐步实现产权转换,并着力推进陶瓷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实施大企业上档次与小企业发展并举的方针, 鼓励扶持多种所有制陶瓷企业在发展中上规模, 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 1 、 陈设艺术瓷发展迅速, 保持着国内领先地位; 日用陶瓷品种有了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陈设艺术瓷无论在品种、 质量, 造型、 花面方面, 还是在创作、 设计、 制造水平上都有巨大的变化和迅速的提高, 目前陈设艺术瓷己发展到以陶艺家为主导的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局面, 成为景德镇陶瓷工业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在陈设艺术瓷持续发展的同时,日用陶瓷、 工业技术陶瓷、 建筑卫生陶瓷也在引进、 消化、 吸收、 自主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日用陶瓷目前在品种上除传统的青花、 玲珑、 粉彩外;还增加了釉下彩、 釉中彩, 发展了炻瓷、 耐热瓷、 骨质瓷, 工业技术陶瓷中电子陶瓷已 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防弹陶瓷正在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建筑卫生陶瓷已成为具有较大生产能力的产业。 2 、 建设了一批用于展贸结合的陶瓷交易市场。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城市功能的完善, 景德镇陶瓷交易市场特别是陈设艺术瓷交易市场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过去以马路市场!为主的交易市场通过赛宝坦改造, 陶瓷大世界等的建设,陶瓷交易市场已大有改观。目前展贸结合的赛宝坦、 国贸广场、 金昌利、 陶瓷大世界、 中国陶瓷城等市场已具规模。 3 、 形成了为陶瓷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教育、 研究、 开发体系。近年来,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代表的景德镇陶瓷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陶瓷技术、 设计和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层次还是规模都上了一个较大台阶;以中国、 江西省陶 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以陶瓷科研院所为基础的并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陶瓷研究、 开发体系已基本形成, 为今后景德镇陶瓷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毋庸讳言, 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景德镇陶瓷业想要一度落后了。大多数陶瓷企业装备水平比较低, 工艺技术落后, 产量低, 行业管理滞后, 与瓷都的地位极不相称, 也没有充分发挥陶瓷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因此, 如何促进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 重振瓷都雄风,是每一个瓷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适与困惑 从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曾经拥有千年陶瓷文化的景德镇传统的陶瓷产业普遍出现效益滑坡, 资产负债高、 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走到难以为继、 面临解体、 陷入发展危机的关头。进入新世纪, 传统陶瓷文化在向现代市场文明过渡的过程中感到严重的不适困惑。 1、 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思想上固步自封, 小生产观念浓厚景德镇古代, 生产的陶瓷深受皇宫贵族喜爱, 由此延续了浓厚的官窑色彩。官窑不出价, 名气大,皇帝选中一件, 其它全部砸掉埋到地下。用景德镇陶瓷老艺人的说法是,不去参与市场竞争, 靠质量和工艺打天下!。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 景德镇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做了许多努力,但景德镇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传统计划经济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 重经验、 轻科学, 重眼前、 轻长远, 重局部、 轻全局的观念在行业的各个层面人群中依然存在且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