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介绍.ppt
关系数据库是一个二维表的集合,可以用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其中的信息。目前经常使用的数据库的包括Oracle数据库、MySQL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DB2数据库等。本章主要介绍关系数据库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的概念以及几种常用的关系数据库,最后以MySQL5.0数据库为例,介绍了MySQL5.0数据库的安装和使用方法。1概念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2关系模式3常用关系数据库介绍4MySQL5.0数据库的安装和使用方法5第1章关系数据库介绍1.1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一种抽象。一个完整的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在数据模型多级描述中,主要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概念模型是以客户的观点和想法为基础,对现实世界事物的抽象;逻辑数据模型是指用户看到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常用的是关系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是用来表示数据的存储结构的。本节主要介绍概念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在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中,概念模型通常是通过E-R图来描述的。其中,E表示实体的意思;R表示关系的意思。因此E—R图也叫做实体—关系图。在E-R图中的E是英文单词Entity的缩写,表示实体的意思。这里所说的实体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例如,高等院校中的院系、教师等。E-R图中的R是英文单词Relationship的缩写,表示关系的意思。这里所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高等院校中院系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联系。在E-R图中还涉及到的一个概念是属性,英文单词为Attribute,它用来描述实体的特征。例如,高等院校中院系的编号、名称;教师的姓名、编号、工资、所在院系等。01021.1.1概念模型在E-R图中,关系是用来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类型。01一对一(1:1):例如,校长和学校的关系01一对多(1:n):例如,院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多对多(n:m):例如,课程与授课教师之间关系。011.1.1概念模型多对多关系一对多关系一对一关系概念模型1.1.2关系数据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中,关系数据模型是通过二维表的形式描述实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二维表是由行和列两部分组成的。表1.1是一张学生信息表。关系是一种规范化的二维表格,每一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关系数据模型的二维表中,不会有重复的行。即关系数据模型的二维表中每一行的数据都应该是不同的。0201关系数据模型中的表与一般的二维表相比,还是有些不同的。1.1.2关系数据模型1.1.2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中,常用的关系操作主要包括查询、连接、交、并、差、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这些操作需要满足一定的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关系模式是用来表示对关系的描述。关系数据库中共有3种关系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下面就对关系数据库中的3种关系模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模式(Schema):也叫做逻辑模式或者概念模式,用来描述数据库中的数据逻辑结构。可以把概念模式理解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具体实现。例如,一个关系逻辑结构对应的一个二维数据表,就可以理解为关系数据库中的模式。概念模式与应用程序和计算机硬件等环境无关。1.2关系模式外模式(ExternalSchema):外模式也可以也叫做用户模式,它是概念模式的一部分。在外模式中定义了允许用户操作的数据,例如,在数据库中用户看到的视图就可以理解为关系数据库中的外模式。当然,在关系数据库中由于用户的需求、存储数据的不同,不同数据的外模式也不是完全相同的。A内模式(InternalSchema):内模式也叫做存储模式,它是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结构和数据的存储方式的。例如,关系数据库中索引的组织方式、数据记录的存储方式等就可以理解为关系数据库的内模式。B1.2关系模式1.3常用关系数据库目前主流的数据库厂商主要包括Oracle、Microsoft、Sybase、Informix、IBM等,每一个厂商都有自己不同版本的数据库产品。例如,Oracle数据库、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MicrosoftAccess数据库、FoxPro数据库等。另外还有一些厂商提供了一些开源版本的数据库产品,主要包括MySQL数据库、PostgreSQL数据库、SAP等。这些数据库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关系数据库。本节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常用关系数据库。1.3.1Oracle数据库Oracle数据库是美国Oracle公司(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