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特点;
2.初步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3.提高学生防治电脑病毒的意识;
4.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用具: 投影机、《计算机病毒》的课件
教学过程:
1. 引课: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到现在的五十三年的时间里, 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计算机开始逐步走进家庭, 但是,同学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尤其是上网以后,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今天这节课,我就给大家介绍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法。
问:大家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如果同学反映不强烈,就讲一个和病毒有关的故事,否则,就不用讲。由教师引导式提问,解答:引导完毕,用放课件的形式归纳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小程序, 能够自身复制自身, 会将自己的病毒码依附在别的程序上,通过主程序的执行,伺机传播病毒程序,有一定潜伏期,一旦条件成熟,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影响计算机使用。
注:提问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
(1)计算机病毒首先是某些人编写的一种计算机程序;
(2)为了掩人耳目,病毒程序在计算机内怎么藏身?
(3)既然病毒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怎么被执行?
(4)计算机内染了病毒之后,是立即发作吗?
(5)为什么把这种程序称作病毒?象生物病毒一样有复制能力。
(6)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什么影响?毁坏数据,影响使用;
问: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计算机病毒或是听说过什么样的病毒?你们见过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样子吗?
解答:给学生演示几种病毒发作的现象。
演示完毕,指出危害最大的病毒发作的时候没有这些直观的现象。如CIH病毒是第一个攻击、破坏硬件的病毒。发作时,显示屏幕一片漆黑。
问: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什么影响?
解答:同学回答完毕,继续放内容为计???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的幻灯片。
二、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
1. 降低系统执行效率
2. 在屏幕上显示各种信息
3. 造成死机
4. 部分文件被删除
5. 改变存储在硬件上的程序
6. 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内资料
注:放内容为3种病毒发作现象的幻灯片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病毒的特点。
1. 如果一张有病毒程序的盘拿到计算机上使用,会不会给这台计算机也带来病毒?--传染性。
2. 病毒程序在计算机内怎么藏身呢?--寄生性、隐蔽性
3. 计算机被感染病毒后立即发作吗?--潜伏性
4. CIH病毒在几号发作?时间不是26日发作吗?--可触发性
5. 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后会对计算机怎么样?--破坏性
6.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在24小时内传遍全球。--广泛性、快速性
归纳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广泛性、快速性
注:放1张96-98计算机病毒感染率和发展趋势图、的课件给学生计算机安全的趋势已不容乐观。以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并简要介绍仅CIH一种病毒带来的危害性。
计算机病毒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CIH一种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了7500万美元。超过了科索沃战争。到现在为止,病毒的数量超过了20,000,而且越来越多,所以计算机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注:继续放一张计算机病毒的发展与传播幻灯片,简要介绍病毒从被制造出来到灭绝的全过程。
然后重点讲感染这一环节。通过放1张单机感染过程、2张网络传播幻灯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继续提问:计算机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呢?
软盘、盗版光盘、网络、硬盘。
教师提示:当我们对计算机这些部件进行读写操作时,病毒很可能就趁虚而入,难道,对病毒就没有办法吗?怎么防范呢?
注:放1张传统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利用此图重点讲解如何在上面提到的四种传播渠道上防治病毒。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语速要慢让学生有时间在讲义上记录。
四、计算病毒的防治
1. 软盘:外来软盘要查毒、杀毒,重要软盘要防写,重要数据要备份;
2. 光盘: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3. 网络:安装公安部的KILL实时监控、并及时升级(一月2次);
4. 硬盘:安装硬盘保护卡、病毒防火墙(瑞星)
注:由于每次使用软盘、光盘、网络、邮件都要查毒,给同学介绍一种新的防毒技术实时反病毒技术,放4张幻灯片进一步说明。对如何购买物美价廉的正版光盘软件及一些名词解释要介绍给学生。
1. 放1张幻灯片。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购买物美佳廉的正版软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