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二第二次段考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第二次段考试卷
满分100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2005年春节晚会有一大特点,以对联的形式描绘我国各省区的突出特点,如①“苍松雪岭,
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分析这四对联,回答1-2题。
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黑、内蒙古、琼、滇 B.内蒙古、黑、琼、滇
C.内蒙古、琼、黑、滇 D.滇、黑、内蒙古、琼
2.以上四省区的省会在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 )
A.西亚、中亚地区
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
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西亚、东亚、北亚、中亚、南亚地区
4.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国家自北向南依次是( )
A.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斯坦
D.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示意图,回答5—7题。
5.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B.23% C.13% D.60%
6.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7.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
A.“十五”期间,我国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总数下降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变缓
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不足
D.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
8.位外国朋友要考察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我们建议他去(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沿着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9~10题:
9.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形区是柴达木盆地 B、②地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C、③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D、②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10.1月份②③两地区的平均气温十分接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相同 B、地形影响 C、季风影响 D、地势不同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12.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B.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14.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15.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
16.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流是( )
A、① 河
B、② 河
C、③ 河
D、④河
右图为我国某河流(东西向)示意图,分析完成17—18题。
17.( )
A.有较长的结冰期
B.在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C.流域内多涝洼地
D.流域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
18.该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在上、中游修建蓄洪水库
C.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下面是我国粮、糖、棉、油料作物商品性生产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