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雾咒读后感范文.pdf
长篇小说雾咒读后感范文
《雾咒》作为一部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体现了作者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文字
驾驭能力,其文字表述优雅审美,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新鲜活泼,是当下长
篇小说写作中难得的一大亮点,也是作品吸引读者的成功之处,更是作品具有
磁性魅力、可圈可点的独特之处。
雾咒读后感1
独特传奇、变幻莫测的故事情节,是这部作品的首要魅力。
《雾咒》是一部以北极科学考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讲述了科考站到北冰
洋腹地荒岛考察过程中遭遇到的艰难困苦和曲折故事。
这个本来枯燥的科考历程,在作者笔下构成了一连串令人意想不到、变幻
莫测的奇特故事,形成了作品独特的风景。作者本人曾以记者身份四去北极,
对北极的异域风光、风土人情和科考过程中发生的许多艰险都亲身经历,因而
有大量可资借鉴和参考的创作素材。多年前,作者就曾出版过长篇纪实文学
《亲历北极》,轰动一时,收获了如潮好评。这次以长篇小说的文体进行艺术构
思和再创作,充分展示了作者长期练就的敏锐眼光和艺术想象力,为读者展示
了神话一般的传奇故事。
《雾咒》全书围绕中国北斗科考站赴北冰洋腹地荒岛考察这一主线展开,
作者巧妙设计了传奇色彩的奇特情节和矛盾冲突。
一是科考“上冰”人员的选定上,原本波澜不惊的正常工作,由于气象工
程师娄书仪出于私心的搅局,远在国内的一位退居二线的部领导的干预,以及
前线高司长、卜书记坚持原则、不计仕途前程的巧妙抗争,多线叙事而精彩纷
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叙事功力。
二是在“上冰”过程中,由于娄书仪藏匿加急气象卫星云图,北斗站的于
大河队长和冰上队队员不知风云突变,先是遭遇白毛风,继之又因浮冰大面积
断裂,仪器被冲走,致使漂流荒岛,冰上队陷入了大雾、寒冷、饥饿、恐惧和
孤立无援、失去联系的境地。整个过程惊心动魄,情景险象环生,令人大开眼
界。
第1页共7页
三是在绝境中,众人发现了一百多年前一支探险队的遗物,这正是参与科
考的美国科学家汤姆孜孜以求,舍命寻找的东西,其中蕴含着许多美妙而神奇
的故事。可谓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四是在科考队弹尽粮绝、几乎绝望之际,一只曾经被救过的北极熊萌萌,
极有灵性,竟一直尾随科考队,并在危难之际给科考队抓来一只海豹,成为大
家救命的食品。尔后又跨洋送信到北斗站,被困队员得到救援解困。这情节颇
有“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的神话色彩,体现了人和自然界及动物和
谐相处之美,写得传奇,读来动人,令人思之感慨。此外,书中围绕主线,还
有许多鲜活、新奇的情节,很有吸引力,足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当然,作品的奇特性并非违背艺术真实,一味异想天开,刻意捏造。《雾
咒》的奇特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虽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奇特中
给人以启示和联想,催生挑战困难、引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雾咒读后感2
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作品的情节必须有人物来支撑。《雾咒》中精心刻画了各具特色、个性鲜
明、丰富饱满、栩栩如生的众多人物形象,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这个鲜活的科考群体中,中心人物白冬冬和于大河的高尚人格、纯洁爱
情和勇于奉献牺牲的敬业精神,令人赞叹不已,具有强烈的精神感召力和穿透
力。
美国生物学家汤姆和爱斯基摩女孩尤尼塔,这对异国青年男女也同样善
良、真诚、质朴和勇敢,他们身上独有的文化特质让人耳目一新。
北斗站的高站长、卜书记尽管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但在事关科考大局的
是非面前,竟一改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作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被岁月
磨平的棱角闪闪发光,体现了人的初心和担当,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在作品被批评的人物中,则有像卡尔路克那样的鲁莽和粗俗,有像娄书仪
那样的低劣和龌龊。在众多的其他人物中,也都个性鲜明,各具特色。通篇作
品中看不到千人一面,找不到似曾相识,避免了许多作品常见的重复和雷同。
这些都像磁铁般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
第2页共7页
作品中特别值得欣赏的是冬冬的人物刻画和塑造,其审美价值和魅力远远
超过了当下的许多文学作品,更让那些靠媚俗、低俗吸引眼球的作品相形见
绌,为之汗颜。
冬冬是随队医生,年轻漂亮,优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