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资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义和团攻打西什教堂 八国联军烧毁的北京民居 八国联军掠夺古天文台的仪器 11.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1)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2)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3)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 (4)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A.(1)(4) B.(1)(2)(3) C.(1)(3)(4)D. (1)(2)(3)(4) (C) 1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在 A、1840年 B、1894年 C、1900年 D、1901年 13.《辛丑条约》中哪一规定,最能表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B.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与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C) (D) 14、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哪个皇帝仓皇西逃 A、道光 B、咸丰 C、同治 D、光绪 15、《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 A、2100万 B、2亿两 C、2.3亿两 D、4.5亿两 16、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 B、拆毁大沽至北京沿线炮台 C、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 (D) 4、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最突出的表现是: A、内地全部开放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反帝 D、任用洋人做官 1、义和团运动打出———————————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风暴。 2、八国联军是指———、———、 ———、———、 ———、——— ———、———、八国,他们于——————年发动侵华战争。 3、1901年,清政府全权大臣———————— ,与俄、英、 美、日、法、德、意、奥等国签定了—————————— 。 扶清灭洋 英 俄 法 美 德 意 日 奥 1900 李鸿章 《辛丑条约》 条约名称 签订国家 割占领土 赔款数目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英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中日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白银2亿两 中国与 八国 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白银4亿两 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漫画 半殖民地: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封建国家遭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后形成的一种形态,原来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保持着封建剥削经济。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①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重庆 沙市 杭州 苏州 割地 其他 通商 赔款 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二亿两白银 上海、广州、 福州、厦门、宁波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 割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地点: 山东、直隶等地 成员: 农民和手工业者 口号: 扶清灭洋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9世纪末,西方列强 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 一场反帝斗争风暴 背景: 性质: 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2、“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 根据材料1指出“鬼子”指什么?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和约”、“民怨不伸”各指什么? “鬼子”指帝国主义侵略者。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和约”指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 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民怨不伸”指侵略者欺压百姓, 而中国人民却无处申冤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 镇压 招抚 剿灭 提示:可以结合义和团运动本身目的变化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的变化思考。 帝国主义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侵略权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 英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奥匈帝
显示全部